| 鸡冠与凤仙,早种近阶砌。 夏秋无花时,类能作幽致。 鸡色惟青紫,凤蕊杂红翠。 来年不待种,罅隙自苗裔。 |
| 四大一和合,所以兆我命。 及其有损增,遂复制我病。 五年过纵心,四大失正定。 新岁转盼来,疾应改新证。 |
| 休退居远邑,顿喜人事疏。 饭箩自不足,日记无可书。 惟对楮先生,复接松大夫。 溪友留白鱼,鼾睡惊长须。 |
| 江发岷山阳,河出昆仑趾。 渊源既洪深,浩浩并众水。 东流至渤澥,曲折万余里。 经山无重数,过郡不知几。 海边有小溪,近出海山裹。 未能数里间,已接潮波起。 到海虽则同,难与江河比。 |
| 羲和驭六龙,驰光耀万里。 一潜濛汜间,沉沦不自理。 楚宫在昔时,繁华照江水。 歌钟日夕闻,闲榭屯罗绮。 运徂谋亦屈,巍构积倾圯。 当昼狐兔翔,洞房生荆杞。 朝云不可招,逝者谁能止。 流观天地间,庶悟达生旨。 |
| 吾观神龙变,天地为晦冥。 龙成宰元化,嘉泽浃四溟。 出山不飘风,入水无震霆。 枯萎仰沾溉,沃若生葱青。 岂比蜧与蜦,裂石摧飖陉。 俾民举疾首,抚神蹙眉<冥页>。 ¤ |
| 一过响山畔,常思路中丞。 开亭宴貔虎,制贼象冰蝇。 旧刻多磨灭,今人少诵称。 茸茸春草长,时有牧牛登。 |
| 传道零陵守,兹亭暂解装。 分群同雁鹜,几日到潇湘。 班竹思虞舜,赬萍忆楚王。 殷勤吏部句,今亦诵无忘。 |
| 东风忽无情,吹我园中花。 繁红与艳紫,零落委泥沙。 鸣鸟亦何事,啾啾竟諠哗。 须知盛已极,委弃欲谁嗟。 |
| 今岁立秋早,便觉驱探汤。 虽有正午热,已觉中夜凉。 麻豆率房角,早禾亦上场。 吾心喜可知,纪实藏诗章。 |
| 道德五千言,屡读殊隐奥。 颇能分句法,已自到微妙。 治国与修身,篇篇言上道。 讲解七十家,识者自知要。 |
| 造化致有生,旋亦致凋瘁。 草木方薿薿,枝叶忽靡靡。 初发白玉涤,接以赤日炽。 末为飚风吹,从是即委翳。 |
| 寒毬格虽下,春事亦可寻。 故园少见之,花叶均来禽。 芳蓓暖苞玉,半腮红浅深。 与客屡清赏,只恐风雨侵。 |
| 秋色遂将半,游云时淡浓。 水光影{禾罢}稏,秀色增芙蓉。 斸地种三径,钩窗来五峰。 新晴何以卜,一意听晨钟。 |
| 晚家台山下,云水同一乡。 人事讲邻曲,鸡黍期相当。 秋风起木杪,凉气吹衣裳。 东家喜见招,社瓮开新尝。 |
| 大麦未救饥,小麦渐擢芒。 此时农夫叹,政阻接青黄。 多畏频雨泽,只欲暄晴光。 农安吾亦安,朝夕祈苍苍。 |
| 白日忽若暮,北风天正寒。 浓阴欲酿雪,云侣商量间。 群儿竞喜跃,婢子争仰看。 命席拨瓮碧,取醉期尽欢。 |
| 吾年将八十,历践何足数。 义不惜骸骨,愧无罔君父。 挂冠复挂冠,求去再求去。 至原诚遂心,燕笑乐畎亩。 |
| 晨起冒清露,笋舆出城闉。 原野回旧色,花柳摇新春。 眷言山林性,常与鱼鸟邻。 恰然适襟抱,自谓羲皇民。 |
| 雅意老山林,每作山林趣。 引领山林景,赋咏山林句。 岚光增日夕,林风度朝暮。 时时携筇归,群山送归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