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道旁雨漱紫浮泥,高底成山下底溪。 谷转峰回云出岫,沙翻石走草缘堤。 波生蟋蟀漂新宅,水落蚍蜉识旧蹊。 大地山河亦如此,看来只是许高低。 |
| 动地惊风起海陬,为人吹散两眉愁。 身行岛北新春後,眼到天南最尽头。 众水更来何处著,千峰赴此却回休。 客间供给能消底,万顷烟波一白鸥。 |
| 夹路疏篱锦作堆,朝开暮落复朝开。 抽心粔籹轻拖糁,近蔕燕支酽抹腮。 占破半年犹道少,何曾一日不芳来。 花中却是渠长命,换旧添新底用催。 |
| 作寒作暑无处避,开花落花尽他意。 只有夜声殊可憎,偏搅愁人五更睡。 幸自无形那有声,无端树子替渠鸣。 斫尽老槐与枯柳,更看渠侬作麽生。 |
| 醉去昏然卧绿窗,醒来一枕好凄凉。 意中为许无佳况,梦里分明到故乡。 淮水打船千浪雪,燕鸿叫月满天霜。 山城更点元无准,偏到鸡鸣分外长。 |
| 枕上还乡枕上回,更更点点把人催。 雨将苔砌滴到晓,风拣荻帘疏处来。 每到凋年每多感,不教睡眼不曾开。 来霄我识华胥路,莫近茶瓯近酒杯。 |
| 倦来睡思酒般醲,晓起东园看晓风。 孤负梅花三四日,新年人事到城中。 |
| 船头更鼓打两声,如何未到常州城。 道旁火炬如昼明,道上牵夫如蚁行。 今宵到得荆溪馆,我欲眠时夜还短。 明朝拥被窥舡窗,百尺柳条垂两岸。 |
| 船底吴侬尚宴眠,一船炊饭数船烟。 行人各自东西岸,抵死回头看两边。 |
| 肩舆正好看山色,雨里两窗开不得。 此外只有书可观,斜点又来湿书册。 一月秋晴一月泥,南翁此谚似可疑。 山寒却要日暴皆,吾襄不用雨催诗。 |
| 岁岁东风二月时,司花辛苦染晴枝。 夜输百斛蔷薇水,晓洗千层玉雪肌。 寒食清明空过了,姚黄魏紫不曾知。 春愁蹙得眉头破,何处如今更有诗。 |
| 等春不到怨春迟,又是红稀绿满枝。 雨後晚花犹好在,槛前残醉欲醒时。 百年人事皆如许,千载诗声亦浪垂。 金印不争争钓石,更饶争得鬓边丝。 |
| 长乐宫前望翠华,玉皇来贺太皇家。 青天白日仍飞雪,错认东风转柳花。 |
| 平生畏长夏,一念愿清秋。 如何遇秋至,不喜却成愁。 书册秋可读,诗句秋可搜。 永夜宜痛饮,旷野宜远游。 江南万山川,一夕入寸眸。 请辨双行缠,何处无一丘。 |
| 月流银汉小徘徊,似恋空庭独树梅。 玉漏听来更二点,烛花翦了晕重开。 病身不饮看人醉,乾雪无端上鬓来。 後日老襄知健否,只今六九已摧隤。 |
| 鲛人直下白龙潭,割得龙公滑碧髯。 晓起相傅蕊珠阙,夜来失却水精帘。 一杯淡煮宜醒酒,千里何须更下盐。 可是士衡杀风景,却将膻腻比清纤。 |
| 非关月季姓名同,不与蔷薇谱谍通。 接叶连枝千万绿,一花两色浅深红。 风流各自燕支格,雨露何私造化功。 别有国香收不得,诗人熏入水沉中。 |
| 长年三老不须催,且据胡床未拟回。 白昼惊人星满地,日光碎处万波来。 |
| 月中露下摘荼蘼,泻酒银饼花倒垂。 若要花香薰酒骨,莫教玉醴湿琼肌。 一杯随我无何有,百罚知君亦不辞。 敕赐深之能几许,野人时复一中之。 |
| 阿翁阿囝自相随,赏遍江淮春盛时。 熊白同尝腊前酒,雌黄自改晓间诗。 醉来忽笑天地窄,老去那能儿女悲。 身後升沉各何有,到头谁黠复谁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