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龙卧西山护密阴,肯来北洞礼观音。 便分杨柳军持水,与作商岩旱岁霖。 |
| 昔人贵松柏,为有霜雪姿。 折以赠远别,岁寒心不移。 愿言且珍藏,聊慰千日思,青青陨秋黄,勿同杨柳丝。 |
| 暮春春始遍长安,杨柳青青拂水端。 若似江南春太早,而今那得嫩条看。 |
| 暂出白门前。 杨柳可藏乌。 郎作沈水香。 侬作博山炉。 |
| 自识溪桥路,常怀释道林。 水流精舍曲,门闭洞湖阴。 日向芙蓉度,春从杨柳深。 未消游后兴,还似欲相寻。 |
| 恐负东风约,清吟野步迟。 淡烟杨柳外,微雨海棠时。 远寄千杯绿,多情两鬓丝。 閒愁须遣尽,蜂蝶不堪羁。 |
| 落叶打尊盎,空山酒自波。 《九歌》凄宋玉,三易老田何。 赤岸疏杨柳,高檐响薜萝。 岁寒心想绝,朋旧已无多。 ¤ |
| 偶得回銮处,遥因想翠华。 彩云飞辇路,象迹印汀沙。 晓日彭城地,春风杨柳花。 独惭随使节,重此泛仙槎。 |
| 女郎台上寺,寺影蘸湖光。 夜梵星辰近,晨斋鸟雀忙。 烟滋杨柳绿,风逞芰荷香。 欲下还慵去,冯阑到夕阳。 |
| 桃花点点山中雨,杨柳青青水面丝。 春色恼人牵别恨,锦笺乘兴写相思。 小窗鹦鹉呼春梦,芳树提壶促醉期。 惆怅百年今已半,花前时复玉樽随。 |
| 浙江江上郡,杨柳到时春。 堑起背城雁,帆分向海人。 峤云侵寺吐,汀月隔楼新。 静理更何事,还应咏白蘋。 |
| 夷犹双桨去,暮不辨东西。 夕照偏依树,秋光半落溪。 风高一雁小,云薄四天低。 莽荡孤帆卸,水村杨柳堤。 |
| 云寿处士老儒林,书法精明古学深。 百粤三吴称独步,八分一字直千金。 桃花关外看红雨,杨柳堂前坐绿阴。 今日窅然忘此景,断碑残碣尽伤心。 |
| 断云零乱雨初晴,古客游行眼倍明。 可喜一湖杨柳色,不禁三月杜鹃声。 青山历历添新寺,白塔亭亭枕旧京。 回首东南重凄感,岂因兴废独关情? |
| 不用长竿矫绣衣,南园北第两参差。 青山有约长当户,流水无情自入池。 岁久酴?縻浑欲合,春来杨柳不胜垂。 主人不用匆匆去,正是红梅着子时。 |
| 莫怪迟迟把酒杯,留君故尔强徘徊。 市桥杨柳不堪折,江路梅花无数开。 从此计程趋画省,更期拾级上乌台。 底用怀思重回首,五云多处是蓬莱。 |
| 鹅黄染线织秋衣,杨柳吹绵细细披。 诗债被渠浑索尽,醉乡邀我不容归。 |
| 雪消冰泮渌盈沟,翡翠鸳鸯得志秋。 长恨远山遮不断,又疑别浦去难留。 绕堤杨柳轻轻拂,近岸新蒲细细抽。 满眼烟波杳无际,三吴特地送孤舟。 |
| 杨柳城初锁,轮蹄息去踪。 春流无旧岸,夜色失诸峰。 影动渔边火,声迟话后钟。 明朝回去雁,谁向北郊逢。 |
| 长安回首空云雾。 春梦觉来无觅处。 冷烟寒雨又黄昏,数尽一堤杨柳树。 楚山照眼青无数。 淮口潮生催晓渡。 西风吹面立苍茫,欲寄此情无雁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