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崇牙出镇古边头,名与龚黄地一流。 方见勒碑歌善政,忽惊罢市哭仁侯。 燕飞古巷人千里,梅落寒溪月一楼。 前事已非那可问,晚云零落绿山稠。 |
| 问云从何来,明月翳光景。 须臾忽破散,依旧寒炯炯。 问月何能照,月亦不自领。 云来非我过,云去非我幸。 无心付无事,虽巧不能逞。 幽人起寤叹,婆娑弄清影。 世人有万端,令人发深省。 |
| 五载禅林结净缘,又飞一锡过甘泉。 晓池洗钵云常润,夜阁繙经月自圆。 碧眼谁能庭畔柏,赤身难并社中莲。 饱看胜景多佳句,好为闲人寄一篇。 |
| 初夏暑雨薄,但觉白日长。 向来万里心,尽付一竹床。 新笋出林表,森然羽林枪。 时闻解箨声,灵府生清凉。 平生喜昼眠,此志晚乃偿。 安枕了无梦,孰为蝶与庄? 徐起掬寒泉,中有菱丝香。 清啸送落日,与世永相忘。 |
| 翩然下林表,不惮风湍恶。 得隽辄高飞,为君羞击搏。 |
| 赤城谭旧令,为政且鸣琴。 涧瀑知清操,山云识苦吟。 自甘微贱拙,谁信勒碑深。 归路春风近,烟花绕禁林。 |
| 山椒云气佳,林表雨声急。 元戎郊坰去,归骑旌旆湿。 老夫不能陪,凉傍竹窗入。 儿报夕阳明,环城碧簪立。 |
| 山僧好寂静,入云恨不深。 峰间一雨昏,林表孤灯沉。 往来有猿狖,呼啸自成音。 |
| 片云离海屿,吴地去随缘。 托钵应行乞,升休亦坐禅。 舟停上塘雪,寺隔过山烟。 刺史知闻旧,无须觅镜传。 |
| 天台邑债今还了,未上清班意若何。 行李比如初到少,鬓丝赢得近来多。 民输界首攀连送,君向城隅枉骑过。 恨满东风直能到,柳边莺语即骊歌。 |
| 花竹深,房栊好。 夜阒无人到。 隔窗寒雨,向壁孤灯弄余照。 泪多罗袖重,意密莺声小。 正魂惊梦怯,门外已知晓。 去难留,话未了。 早促登长道。 风披宿雾,露洗初阳射林表。 乱愁迷远览,苦语萦怀抱。 谩回头,更堪归路杳。 |
| 长安公子意气豪,笑我憔悴居蓬蒿。 人生栖托一枝足,何用抟风九万高。 我今百事付流水,归卧北窗心独喜。 林表春禽自在啼,绝胜豢养金笼里。 谁能胸臆无尘垢,木雁未论才不才。 子陵事业亦何有,风月凄然一钓台。 |
| 梅梢破萼,已见春心了。 别有淡容仪,又不与、嫣然同笑。 东风翦蜡,簇作闹蛾儿,冰未泮,水犹寒,散在千林表。 轻衫小帽,行尽荒山道。 一点麝脐香,恼著人、多多少少。 月斜门掩,消损怕黄昏,清影乱,翠帏深,且喜归来早。 |
| 欲劝东君尽一杯,临岐无语独迟回。 晚风自有留连意,递得莺声过柳来。 |
| 高阁俯人世,越香清古岑。 林表山烟薄,竹多苔色深。 露笋翻晓箨,云房生昼阴。 天风自然来,明月照我琴。 景豁谢幽事,竟日聆仙禽。 佳言出奇观,清梵扬空音。 子猷昔好此,故园今陆沈。 眷然顾兹赏,萧萧生道心。 |
| 为政鄱君日,劬然似苦吟,光前还照后,行古却居今。 危世道犹直,故山春正深。 露生观庶物,清坐更观心。 |
| 登临长是爱清晖,晚岁知心亦自稀。 永书松斋掩书坐,却看梁燕引雏归。 |
| 宿幸依刘表,时蒙说项斯。 方为感知赋,遽作送行诗。 万里通吴蜀,千山隔梦思。 江头野梅发,应记共吟时。 |
| 皂盖蚕丛去,青祗凤历颁。 雪林猿叫峡,春院鸟啼山。 文字传三楚,恩威化八蛮。 政成明主召,九虎启天关。 |
| 六代旧都遗在,词人怀古去登陆临。 长干塔上青山远,玄武湖边碧草深。 肯把簿书庶望眼,但图方略副焦心。 平江大海虽吾愿,台阁须材必访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