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夷考公言行,真成肃愍孙。 星枢绳懿武,月殿媲隆恩。 契阔成三世,凄凉隔九原。 壮夫襟上泪,并为两师垣。 |
| 耆旧凋零久,惟公作世程。 险夷全一节,终始保荣名。 二府勋庸著,三州政绩成。 十连方倚重,何遽掩佳城。 |
| 忆昔登龙日,从容接胜游。 轩窗临绿野,尊俎俯清流。 尚欲荣花坞,那知负钓舟。 新阡何处是,极目暮云愁。 |
| 元气自子始,入申为至清。 况在申中央,其气尤粹精。 金风冷飕飕,玉寒露泠泠。 人间物莫当,夜堕文昌星。 |
| 一元发于春,万物收以秋。 公转播物钧,元气在笔头。 颐指役汉将,愿言似留侯。 功成早辟谷,寿与乔松侔。 |
| 直道终难恃,平生一险夷。 蛮溪憔悴日,公府笑谈时。 来识鲁山面,空看有道碑。 雉膏殊未食,付与宁馨儿。 |
| 人物眇然甚,天胡不憗公。 北风鸣槭槭,西火乱蓬蓬。 襄鄂谁专阃,江淮孰总戎。 是应当馈叹,曩日镇江功。 |
| 四时秋为阴,凛凛兵气冲。 公始禀此生,今坐制百戎。 虽握生杀柄,以不杀为功。 长尔塞草青,自然脸霞红。 |
| 读公淳宝疏,风节一何奇。 凛凛戮丁刃,堂堂伐郑师。 良医渠不使,倾厦故难支。 不见陈攻蔡,当年亦右司。 |
| 起自澄江应梦求,天还河北百馀州。 嵩瀍处士归罗致,淮蔡奇谋入彀收。 午夜金陵瞻斗极,千年胡昴减旄头。 会须再作中兴历,还许诸生执笔不。 |
| 儿童犹解仰芬芳,合缀韩门弟子行。 久矣飘蓬疏望履,幸哉拥篲即升堂。 夔龙会合时千载,鸥鹭留连天一方。 遥愿衮衣仍鹤发,年年今日侍君王。 |
| 借箸从容汉子房,平生书奏几封囊。 少辞天上风云会,便觉壶中岁月长。 调鼎望公非一日,草玄与我见诸郎。 云何整顿乾坤手,漫隔三年鵷鹭行。 |
| 引年归老十星霜,养素遗荣道愈光。 可但苍生思谢傅,未应白首愧冯唐。 龙光方庆千龄遇,凤诰俄嗟一鉴亡。 前辈风流磨灭尽,后生无复见堂堂。 |
| 家住东南最上游,一从束发侍宸旒。 文兼锺阜古今秀,庆与秦淮日夜流。 盛业行刊千琬琰,余威坐折万貔貅。 竚看拜后因荣异,槐鼎相联鲁与周。 |
| 秋山淡墨写千峰,辉映门阑气象中。 瑞霭亦知人意喜,华觞宁惜醉颜红。 庄椿此去几千岁,汉阁他时第一功。 试问溪头閒草木,公来无日不春风。 |
| 一自金銮陡下坡,更无津可问明河。 云蒸黄野风寒薄,雪皎皓庭幽思多。 高艳未能攀屈宋,寒灰聊复拨阴何。 聚星堂上如相问,竟日长鑱对短蓑。 |
| 中原秋色入輶轩,益助胸中造化权。 大有新诗入行纪,他时彩笔一时编。 |
| 当年抗疏动宸旒,骑省乌台许遍游。 稳稳枢庭方缓步,駸駸揆路却回头。 空馀荣锦开三径,犹有甘棠蔽两州。 浮世功名俱一梦,不须夜壑怪移舟。 |
| 往岁声驰淮海滨,曾歌紫绶照青春。 光华万里千古无辈,献纳三朝国有人。 剩约横山供胜事,细凭芳醑寿斯辰。 百年黄阖身犹健,重看归来一幅巾。 |
| 明明我周王,四国文德抚。 昭假天所监,时生仲山甫。 训仪系力式,刚柔不茹吐。 一片翼翼心,冰霜映西府。 凉秋九月朔,玉箫紫鸾舞。 惟昴昔孕萧,眉寿今颂鲁。 千载庆风云,色丝期衮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