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软红销尽利名韁,兴到湖山取次行。 万马拍堤春浪起,一龟曝日晓峰横。 客中寝饭根尘寂,雪后松篁意气生。 身是定僧无欠剩,惟余双鹤报寒更。 |
| 心是根,法是尘,根尘睹对转迷情。 以火救火方主妙,烧却从前业识心。 |
| 了明明了,孤光皎皎。 夜永月寒,云开天晓。 二浙江山拄杖头,脱胎略根尘静悄悄。 大明当空,无幽不照。 如是行脚,行脚事了。 百炼精金,由指而绕。 |
| 归一岂应针以返,要言湛谛滓淤淘。 大知直截揣摩渐,积执冥迷厌离劳。 目睫古人曾致论,根尘当念勿喧嚣。 主张名教殚才智,王霸蟠煎火上膏。 |
| 凤凰山下方求隐,摩竭城中又转身。 星电交驰何处是,旋机倒用若为陈。 居士门高无异说,山僧行处脱根尘。 风作伴,月为邻,三眼摩醯笑似嗔。 |
| 灵源独耀脱根尘,岂论空身与色身。 若论有无宁见法,须知开悟不因人。 病瘖得味难形语,走饿还家忽忘贫。 薪火相交多少险,烦师与众指迷津。 |
| 来来去去山中人,识得青山便是身。 青山是身身是我,更於何处著根尘。 |
| 云壑居来岁月长,千株松下一间房。 扫空心地苕花帚,熏彻根尘柏子香。 施法定应拈尘柄,接人曾不下禅床。 生缘已自都忘了,唯道西归有故乡。 |
| 逢人问行李,几日至东园。 别去将三月,书来得五言。 淮山分限域,风土异寒暄。 四大知安稳,根尘要反源。 |
| 东山聚散亦夤缘,华吐芳姿柳锁烟。 肯处根尘非一一,用时手眼恰千千。 塔中祖有相传事,岭外人元不会禅。 后日能来圆此话,未嫌敲枕唤春眠。 |
| 琼玉林中笑语亲,色香原不著根尘。 淡烟疏雨静相对,聊藉诗篇管领春。 |
| 生灭夤缘不著人,一年才尽又逢春。 森罗借得为他用,法界浑仓是我身。 不受杂毒,自然纯真。 拈却千差亡彼此,打成一片没根尘。 |
| 三河野人,两浙社宾。 湛存该理智,妙触出根尘。 乌藤行脚丛林事,鈯斧住山云水身。 |
| 陂陀茶山西,草树无空空。 呼儿锄其荒,花木乱栽种。 葩华以时折,芗泽得风送。 真成摩诘病,幻出天女供。 游人等蜂蜨,晴日竞喧哄。 灵坚不自持,玉陇纷一哄。 谁知根尘间,境界极空洞。 诚能返其流,当见寂不动。 花飞已无踪,香过忽如梦。 于焉自闻闻,尔乃得大用。 |
| 浩浩长空走日轮,何烦苦苦辩根尘。 鹏程万里非由驾。 鹤筭三千别有春。 铅锡点金终属假,丹青画马妄求真。 请观风急天寒夜,谁是当门定脚人。 |
| 幽人白骨观,大士甘露灭。 根尘各清净,心境两奇绝。 真源未纯熟,习气余陋劣。 譬如已放鹰,中夜时掣绁。 |
| 幽居百无营,孤坐若假寐。 根尘两相接,逆流就一意。 意念纷无端,中止不及地。 寂然了无觉,乃造真实际。 百川入沧溟,众水皆一味。 止为潭渊深,动作涛澜起。 动止初何心,及遇适然耳。 吾心未尝劳。 万物将自理。 |
| 父母所生眼,悉见三千界,拈却案山谁我碍。 直饶全象无全牛,未免依前还碍塞。 衲僧家真庆快。 物我虚空,混成一块。 更於何处著根尘,只个堂堂观自在。 |
| 妙传乎真,转侧而神。 赤脚劫空归去路,白头借伴却来人。 无心分物我,何处著根尘。 烟柳莺华闹浩浩,太平时节大家春。 |
| 金仙入汉梦,始闻佛法东。 梁武好尤笃,上下争尊崇。 寻译到李唐,伽蓝栋宇充。 煌煌五千卷,披读未易终。 楞严明根尘,金刚了色空。 圆觉祛禅病,维摩现神通。 四书皆等教,真可发愚蒙。 我常日寓目,清晨课其功。 油然会心处,喜乐浩无穷。 寄语看经人,勿堕文字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