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华胥梦断人何处。 听得莺啼红树。 几点蔷薇香雨。 寂寞闲庭户。 暖风不解留花住。 片片著人无数。 楼上望春归去。 芳草迷归路。 |
| 逢人借问春归处。 遥指芜城烟树。 收尽柳梢残雨。 月闯西南户。 游丝不解留伊住。 漫惹闲愁无数。 燕子为谁来去。 似说江头路。 |
| 始信桃源隔几秦,后来无复问津人。 武陵不是花开晚,流到人间却暮春。 |
| ...子渔舟安在哉,我欲乘之望源去。 江头相逢老渔父,烟水苍苍云日暮。 投午拱手向我言,桃源之说非真然。 当时渔子渔得钱,买酒醉卧桃花边。 桃花风吹入梦里,自有人世相周旋。 酒醒惊怪告俦侣,远近接响俱相传。 靖节先生绝世人,奈何记伪不考真。 先生高步窘末代,雅志不肯为秦民。 故作斯文写幽意,要似寰海杂风尘。 不然川原远近蒸霞开,宜... |
| 误人仙源不记春,花间一见喜津津。 可怜尘迹空遗恨,一树桃花经几秦。 |
| 乱崖悬怪木,地胜绝纤尘。 曾有升仙者,宁无避世人。 湍流因过雨,啼鸟但如春。 谁种桃千树,荒碑记不真。 |
| 四山古木老烟云,流水桃花几换春。 举世但夸羊化石,那知不有武陵人。 |
| 寄奴谈笑取秦燕,愚智皆知晋鼎迁。 独为桃源人作传,固应不仕义熙年。 |
| 落日霞消一缕。 素月棱棱微吐。 何处夜归人,呕嗄几声柔橹。 归去。 归去。 家在烟波深处。 |
| 仙源尝误到,羁思正萧然。 秋静夜方静,月圆人更圆。 清尊歌越调,仙棹泛晴川。 幽意知多少,重重类楚绵。 |
| 桃源深闭春风。 信难通。 流水落花馀恨、几时穷。 水无定。 花有尽。 会相逢。 可是人生长在、别离中。 |
| 千丝风雨万丝晴。 年年长短亭。 暗黄看到绿成阴。 春由他送迎。 莺思重,燕愁轻。 如人离别情。 绕湖烟冷罩波明。 画船移玉笙。 |
| 残春风雨绕檐声。 山空分外鸣。 闲来落佩倒冠缨。 尚余亲旧情。 人不见,句还成。 又听求友莺。 濯缨一曲可流行。 何须观我生。 |
| 苎萝山下花藏路。 只许流莺来去。 吹落梨花无数。 香雪迷官渡。 浣纱溪浅人何许。 空对碧云凝暮。 归去春愁如雾。 奈五更风雨。 |
| 祖龙门外神传璧,方士犹言仙可得。 东行欲与羡门亲,咫尺蓬莱沧海隔。 那知平地有青云,只属寻常避世人。 关中日月空千古,花下山川长一身。 中原别后无消息,闻说胡尘因感昔。 谁教晋鼎判东西,却愧秦城限南北。 人间万事愈堪怜,此地当时亦偶然。 何事区区汉天子,种桃辛苦求长年。 |
| 桃源东回溪转长,桃花开时春日光。 幽禽出树乱红落,游鱼吹花流水香。 山人正住溪之浒,屋角花开自成坞。 寻源未许武陵人,隐者但作桃花主。 拄杖穿花来水头,禽鱼亦解识风流。 往来况有樵云叟,何惜衔杯同唱酬。 一尊如出桃花色,花落尊中已无迹。 醉乡泠泠白日闲,黄尘滚滚青山隔。 明年此日桃花开,何人净扫溪阴苔。 我亦天台约刘阮,春风... |
| 二初何如人,夫岂古隐士。 道成遡泬寥,羊卧不再起。 鸾鹤舞松声,萧骚快心耳。 金灶清尘生,余丹不轻委。 我来桃源游,直穷路所止。 飞萝摇春烟,素雪喷清泚。 了无一根桃,此名安可纪。 岂是牧羊儿,即刘阮二子。 不然命名者,亦别有深旨。 何时架草堂,深入此山里。 翛然逃世虑,炼魄继遐轨。 |
| 催共一霎清明雨。 留得东风且住。 两岸柳汀烟坞。 未放行人去。 人如双鹄云间举。 明夜扁舟何处。 只向武陵南渡。 便是长安路。 |
| 粉霜拂拂凝香砌。 酝酿梅花天气。 月上小窗如水。 冷浸人无寐。 平生可惯闲憔悴。 担负新愁不起。 消遗夜长无计。 只倚熏香睡。 |
| 暮霞散绮西溪浦。 天上晴云开絮。 清绝梅花几树。 恼乱春愁处。 小桥流水人来去。 沙岸浴鸥飞鹭。 谁画江南好处。 著我闲巾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