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施兄今七十,近郭隐茅庐。 懒问齐民术,喜看庄叟书。 竹间鸣涧水,原际见村墟。 识尽穷通理,超然乐有余。 |
| 山深无外事,日夕爱潺湲。 趺坐树间石,力耕溪上田。 解言南国事,能咏碧云篇。 瘼贳远公酒,余非陶令贤。 |
| 所禀介且拙,尝耻朋比为。 皎皎三十年,半语曾未欺。 身微德不著,尚使人见疑。 省己当自责,实负圣相知。 圣相虽明察,不假束蕴辞。 扣言已可罪,引去岂非宜。 |
| 雁荡山头鴈,如随太守来。 秋风既与至,春日定同回。 上宰无忘旧,明时必用才。 自於章句老,经册向萤开。 |
| 牛背双鸜鹆,烟陂共入时。 草枯行解美,日晚趁群迟。 闲载宁辞远,相鸣不间雌。 初惊牧人去,飞上野桑枝。 |
| 雪欲漫天落,云初著地垂。 臂鹰过野健,走马上冰迟。 公子多论酒,骚人自咏诗。 都无少年意,只卧竹窗宜。 |
| 貂裘著不暖,牙帐晓初开。 朔气还先及,流风亦屡催。 拟闻人咏絮,将见使传梅。 公复忧民亩,龙沙几日来。 |
| 婆饼焦,儿不食。 尔父向何之,尔母山头化为石。 山头化石可奈何,遂作微禽啼不息。 |
| 隔岸呼舟楫,临河立马牛。 解鞍沙上憩,沉网渚间收。 残日衔沙尾,孤帆落戍头。 莫愁暄作雨,晚水白烟浮。 |
| 曲颍若秋蛇,屈盘鳞甲活。 问戍得耕人,拾鱼逢祭獭。 草窠残野烧,树挂经流沫。 百里相对看,频行媿迂阔。 |
| 谁按黄金徽,满指清风度。 但听松上声,不知松间趣。 野僧何所乐,乐此数株树。 宁邀俗客来,草绿涧西路。 |
| 新买紫骝马,欲归清弋江。 去弹琴雁独,来认舄凫双。 橐实收盈篚,浓醅熟满缸。 弟兄相忆否,风烛旧西窗。 |
| 梅残杏将坼,杨柳都未堪。 欲赠无所赠,春风吹酒酣。 远山犹带雪,野水已如蓝。 羽檄不应有,诗书自可躭。 |
| 倚棹望平野,低云密未收。 黄鹂度高柳,归燕拂行舟。 浊水不堪照,清江空忆游。 晚晴蒸润剧,喘月见吴牛。 |
| 行舟晚解去,亲戚各还家。 泪落正湿衣,肠翻如转车。 借是昭亭水,相随亦有涯。 予今游宦意,曾不学匏瓜。 |
| 文学儒家子,儒本通天人。 蠨蛸尚先喜,吾党何迷津。 津亭一相过,不笑复不嚬。 应此识恬泊,曾匪慢尔宾。 |
| 云衲山中来,画桡江上发。 何日到山中,山花应未歇。 |
| 作尉古来清,况於干越城。 舟中雨新足,溪上水初生。 苍獭出还没,素鸥飞且鸣。 休将五色棒,欲取洛阳名。 |
| 已哉胡夫人,其寿七十余。 其子哀母死,一夕髭皓如。 髭白发亦白,长号守茅庐。 扶棺埋吴云,来会倾市墟。 谁复向寒月,卧冰求鲤鱼。 |
| 每有西归客,谁无满袖诗。 都忘将别意,竞媚向官资。 凭在屋头月,照君墙上旗。 不同山一定,更远更相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