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欲向萧关外,穷阴雪暗沙。 碛寒鸿雁少,冰合水泉赊。 自有从军乐,应无去国嗟。 春风曾不到,吹角寄梅花。 |
| 此去吾乡二千里,不看素萼两三年。 移根种子谁辛苦,上苑偷来值几钱。 |
| 忆在鄱君旧国傍,马穿修竹忽闻香。 偶将眼趁蝴蝶去,隔水深深几树芳。 |
| 曾见竹篱和树夹,高枝斜引过柴扉。 对门独木危桥上,少妇髻鬟犹戴归。 |
| 疾湍怒蛟龙,不畏东风逆。 沄沄奔长淮,千里在咫尺。 辞梁始及晨,过宋尚未夕。 南州岂难到,何处淹行迹。 |
| 陆羽烹茶处,为堂备宴娱。 冈形来自蜀,山色去连吴。 毫发开明镜,阴晴改画图。 翰林能忆否,此景大梁无。 |
| 赬泥墨印几壶醁,将慰穷途阮步兵。 一夜临流对明月,举杯愁听雁来声。 |
| 自古重名器,未尝轻授人。 煌煌东郡守,灿灿两朱轮。 父祖继居此,恩荣谁与邻。 秋风度河水,马足不生尘。 |
| 幽深有佳趣,曾不减林泉。 众绿经新雨,残红堕夕烟。 栽萱北堂近,梦草故池连。 乘月时来往,清歌思浩然。 |
| 马蹄践霜雪,不畏道路寒。 游子重衣裘,慈母悬心肝。 悬心几千里,冉冉岁已残。 大河今渐涸,远目常不乾。 度雁朝夕闻,尺书寄亦难。 愿同车轮复,勿比弦上丸。 |
| 小雪才过大雪前,萧萧风雨纸窗穿。 而今共唱新词饮,切莫相邀薄暮天。 |
| 庙子湾下百尺船,杞人楚人相杂牵。 水底老蜃倚以怪,树头挂纸吹作钱。 江蛟海鹍千万里,轩风簸日蛮岛边。 长安旧去天尺五,此在大梁眉睫前。 高冠长剑乃不畏,沙雨夜起喷腥涎。 |
| 上人南方来,手抱伏牺器。 颓然造我门,不顾门下吏。 上堂弄金徽,深得太古意。 清风萧萧生,修竹摇晚翠。 声妙非可传,弹罢不复记。 明日告以行,徒兴江海思。 |
| 前有朱翁子,後经王右军。 至今风俗美,自昔诵歌闻。 秦望临丹戟,耶溪漱白云。 只应丝管去,惊动海鸥群。 |
| 叶落淮南树,青山遍马头。 人烟将新郭,松竹不知秋。 夜虎林间啸,溪泉舍下流。 门前仲卿庙,遗迹待君求。 |
| 前山不碍远,断处吐尖碧。 研青点无光,淡墨近有迹。 前林横白云,复与後岭隔。 孤舟川上人,引望不知夕。 安得老画师,写寄幽怀客。 |
| 望望佳人来,未来云已暮。 当时千里恨,不独看云故。 何此启虚堂,定知吟秀句。 还会古人心,古人非特赋。 |
| 秋鸿声涩秋弦苦,涂金博山烟夜吐。 寂历虚堂灯晕生,谁人共听西窗雨。 |
| 春风入树绿,童稚望柴扉。 远壑杜鹃响,前山蜀客归。 到家逢社燕,下马澣征衣。 终日自临水,应知已息机。 |
| 大梁车马地,尘土飞百尺。 贤愚走其间,朝幕不见迹。 北望天波门,垣垣宗室宅。 宗室令不孙,爱书轻玉帛。 华宇何深沈,但闻列图籍。 曲房有窈窕,空自事眉额。 体胖生粹和,安在处岩石。 古来为善乐,岂以歌钟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