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君来何所闻,君去何所见。 自古慕虚名,往往轻既面。 窃常恃赋禀,平直如劲箭。 是以五十年,长甘守贫贱。 相逢嗟未几,遽远剧飞电。 今虽行已晚,多谢勤相唁。 |
| 夙怀山水心,梦寐向东越。 闻为会稽行,独此羡明发。 渡江信春潮,泊馆食野蕨。 平时异梁鸿,但泛镜湖月。 |
| 万里使穷域,山川入马蹄。 驰鸣沙水冻,雕击雪云低。 食饮羊兼酪,供迎虏杂奚。 礼成回近日,喜听早期鸡。 |
| 答影陶潜兴,长吟为我听。 与之相遇日,曾不异於形。 动静随生趣,存藏委曜灵。 庄周疾走意,推本置诸铭。 |
| 明珠与翡翠,中国反好之。 诗书出邹鲁,诵学无蛮夷。 服彼而习此,养騂安问犁。 古者耕钓士,处心殊处卑。 譬彼乃可语,吾病强扶持。 |
| 南阳汉名都,其俗尚敦朴。 亡徒顷为盗,刺史安与角。 田野遂焦熬,蒿莱思沃濯。 兹虽得甘露,向己苦风雹。 更张固所重,下令未宜数。 且观道傍碑,文字今已剥。 |
| 手自除荒手自锄,葱鍼已插壅薤本。 朝芸夕灌岂不勤,比食翦苗闲且稳。 |
| 叶如华黍实如珠,移种官庭特匆蒨。 但蠲病渴付相如,勿恤谤言归马援。 |
| 原上一双兔,河中两尾鱼。 兔皮空被褐,鱼腹不藏书。 长跪置远意,故人情何如。 二物本潜伏,谁言罝网疏。 峥嵘岁亦晚,将驾归吾庐。 |
| 天子命儒臣,遐方重专对。 持书下西阁,拥节来穷塞。 貂服紫蒙茸,虎旗光彩綷。 将迎走毡骑,卫从罗金铠。 当宣汉恩德,更使胡欣戴。 几日过阴山,南飞雁相背。 |
| 霜花如鹄毛,万里点枯槁。 晓入蓬池道,寒侵苏合袍。 重来社栎长,旧寄里门高。 去事黄丞相,无辞执板劳。 |
| 泠泠清水池,藻荇何参差。 美人留采掇,玉鲔自扬鬐。 波澜日已浅,龟鳖日复滋。 虾蟆纵跳梁,得以绿其涯。 竞此长科斗,凌乱满澄漪。 空有文字质,非无简策施。 僊鲤勿苦羡,宁将蠯蛤卑。 徒剖腹中书,悠悠谁尔知。 聊保性命理,远潜江海湄。 泚泚曷足道,任彼蛙黾为。 |
| 行色在车马,西亭新雨过。 移家从上党,佐幕向三河。 皂荚林初暗,黄粱酒未和。 七贤无复有,旧迹尚应多。 |
| 每有人之蜀,先凭问海棠。 徒知花底醉,不报树头芳。 上马秋风急,登山古路长。 西南生片月,遥想见清光。 |
| 世言此解制颓龄,便当园蔬春竞种。 到秋犹得泛其英,烂醉莫辞官有俸。 |
| 弯弓落飞鸟,少也向幽州。 来作汉官属,耻为戎国留。 身轻抛马辔,地暖厌狐裘。 惯见颜如玉,江边问莫愁。 |
| 年年杜鹃啼,口滴枝上赤。 今同苌弘血,三岁化为碧。 因移新冢傍,颜色照松柏。 |
| 江南自寒苦,花不与时同。 清向三冬足,香传一国中。 云湖藏旧市,雪树认新丰。 未有亏冰素,随妆入汉宫。 |
| 我与二三骑,争驰孤戍旁。 逐麋逢野寺,息马据胡床。 鹰想支公好,人思濡上狂。 归来何薄暮,烟火照溪光。 |
| 铁骢黄金羁,年少蜀城守。 蜀城临古江,正在离岸口。 离岸李凉凿,其利实不久。 既避沫水害,又以溉田亩。 大此百民宜,遗祠奉牲酒。 行当谨厥事,无乃为政首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