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每爱孔北海,樽中常不空。 今无酒与客,唯有月兼风。 远色曾何隔,微凉亦已同。 更期三五夕,静坐接谈丛。 |
| 谁约玩春物,狂风云骤开。 摆丛多落蕊,蔽路足昏埃。 逆水燕迎雨,将生鹅怕雷。 嵇康今转懒,骑马半途回。 |
| 公相为近亲,翰林为故人。 亲旧各贵显,青袍未离身。 六十去作令,岂慕要路津。 又思汉东归,便置漉酒巾。 深希陶渊明,澹然意已真。 食枣齿宜黄,晋俗诚自淳。 尚不顾隋珠,安肯与此邻。 送君识君心,扫迹向世尘。 |
| 塞郡屯师久,飞刍始得人。 权倾拥旄将,诏辍绣衣臣。 旧里过京洛,辞家渡盟津。 紫裘苏合染,骢马玉环辰。 榆荚关头雨,梨花谷口春。 高车方陟险,丰膳暂违亲。 山势北临岱,地雄西隔秦。 行台知不远,能使问安频。 |
| 山头寒泉穴,净若镜面平。 熨齿敲冰冷,贮缾微玉声。 傍有野鹿迹,上啼林鸟清。 何由一往挹,况复方病醒。 |
| 自倚春风暖,轻袍犯雪来。 过塘迷绿水,拂树杂芳梅。 山蔽峰难辨,樵通径易开。 野行方有味,缓辔不须催。 |
| 西南产修竹,色异东筠绿。 裁笔映檀唇,引枝宜凤宿。 移从几千里,不改生幽谷。 |
| 前日秋水涨,昨日秋水落。 偶来寻隐居,曾未乖宿诺。 竹底除旧径,藤蔓系新彴。 马留岸傍树,风扫林下箨。 既能置鲁酒,又复饷楚{左食右乍}。 谁知北南涧,照影似清洛。 平生爱幽旷,敛迹诚非错。 |
| 小池依小山,山晴翠光入。 无容群蛙鸣,间有孤鹤立。 曾不起波澜,石邮风自急。 |
| 春雪满蓑笠,海边先燕归。 千林新改叶,百衲旧来衣。 溪水从何至,山云自解飞。 报言岩下客,斋钵笋应肥。 |
| 驱车入蜀时,有弟母不往。 留妇侍母傍,以子嘱妇养。 昨得阊门书,妇子死泉壤。 此心那得安,弃官提辔鞅。 东驰三千里,鬻马求吴桨。 吴桨速如飞,归来拜堂上。 堂前去时树,已觉枝条长。 岂无怀抱感,为寿酌春醠。 |
| 跨马独归日,春风随度关。 客裘将欲绽,社燕亦同还。 洛水源边邑,秦人隐处山。 君家有凫舄,切莫向云间。 |
| 阴云浓压野,风猎树高鸣。 寒禽并枝立,颇以见物情。 目前两稚子,为慰岂异卿。 欲置一壶酒,且独对妇倾。 |
| 青葱江上树,杳蔼宫前道。 道侧有新园,园中无恶草。 松陇方在望,茅屋闻已考。 朝廷正急才,何得言归老。 |
| 楚山岂无铜,楚匠岂不工。 大炉常乏铸,碧炉那得充。 积弊在乡县,孰肯以利笼。 君今承诏行,谕民当得中。 苟能使之发,亦莫取之穷。 此乃事可久,山深山自通。 |
| 秋蠹无完叶,疏丛有瘁茎。 偶来庭树下,重看露葩荣。 众自守常理,独开偏见情。 从今数霜月,结子尚能成。 |
| 向老思旧交,欲见恨无翅。 前时君来都,欣喜乃一至。 亦既勤我怀,酌酒去拘忌。 自从离洛阳,此会无三四。 谢尹最贤豪,已嗟存没异。 因酬马上篇,遂写相逢意。 |
| 郤生方得桂,王粲始从戎。 一舸辞吴会,单车入汉中。 乱山云木古,侧径野泉通。 欲识风烟美,心知故国同。 |
| 处外诸侯重,居朝圣主知。 妖逢庚子日,梦异武丁时。 归椁关山远,凝笳道路悲。 欲传千古迹,佐世本无为。 |
| 叹此微末迹,见公三十年。 贵为天子相,能择大夫贤。 东第门阑在,南州陇隧延。 立碑思叔子,堕泪岘山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