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秋空几旬雨,四海低鹏翮。 昼不见日精,夜不见月魄。 洒尽天汉流,蒸烂女娲石。 涂潦将埋轮,牛马困负轭。 群虫无土蛰,百果就枝坼。 安能诛阴虬,坐使天地辟。 |
| 休嗟谪官去,山根胜穷边。 当职言无隐,他时事好还。 何尝闻堠火,唯是对烟烟。 渐到盆城否,犹期信可传。 |
| 蔷薇结旧蔓,夭桃种新红。 伤根桃不死,著架蔓依丛。 要以玩芳物,亦宁负春风。 谁念太行下,移谷学愚公。 |
| 作轩仍见竹,潇洒排青幢。 斜乌与落月,静影昼寒窗。 光没影亦没,激水自淙淙。 夜深犹读易,谁更忆清江。 |
| 燕衔芹根泥,蜂掇花上蕊。 带雨两股飞,所取日能几。 调和露与英,凝甘滑於髓。 天寒百虫蛰,割房霜在匕。 燕已成雏归,蜂忧冻馁死。 乃见万物心,多为造化使。 |
| 南国溪阴暖,先春发茗芽。 采从青竹笼,蒸自白云家。 粟粒烹瓯起,龙文御饼加。 过兹安得比,顾渚不须夸。 |
| 览君南来诗,如对江上景。 今忽告我归,东风生马颈。 马行日几里,到家梅萼逞。 重登石头城,为我一引领。 |
| 何言恐偷檥,自是君妇懒。 五日缝一巾,犹道苦未晚。 |
| 夏景已多趣,湖边日更佳。 园葵杂红紫,岸柳自欹斜。 雨气收林表,城阴接水涯。 爱闲输白鸟,尽日立汀沙。 |
| 访古历荒城,城孤落日鸣。 人琴两不见,破月高台倾。 |
| 静邃无尘地,青荧续焰灯。 木鱼传饭鼓,山衲见归僧。 野色寒多雾,溪痕夜阁冰。 吾非谢康乐,独往亦何能。 |
| 尝游芍陂上,颇见楚人为。 水有鸟鱼美,土多姜芋宜。 宁无董生孝,将奉叔敖祠。 旧令乃吾友,寄声於此时。 |
| 怀我歌我辞,乃知行子倦。 音虽彼妙发,想若此可见。 歌竟夜灯青,野窗鸣湿霰。 仿佛闻孤鸿,飞急应有羡。 |
| 荒城临残日,鸡犬三四家。 岂复古阡陌,但问新桑麻。 颓垣下多穴,所窟狐与蛇。 汉兵堕铜镞,青血为土花。 |
| 群虫喜炎热,此独爱高阴。 薄蜕聊依叶,清声已出林。 人闲感衰节,风急杂遥砧。 虚腹曾何竟,常忧螗斧侵。 |
| 东路归梁懒,黄流下汴深。 眼穿南去翼,耳冷北来音。 风雨昏斜日,乾坤入醉吟。 不忧贫且老,自有伯鸾心。 |
| 玉属陪祠日,宫庐寓宿时。 钟来建章远,月过羽林迟。 寒入青绫被,风牵翠凤旗。 贾生谁复召,安问鬼神为。 |
| 独玩湖中雪,移舟水冻湾。 寒塘起孤鴈,危树失前山。 著物作能积,冲风不碍还。 无惭子猷兴,都尽剡溪间。 |
| 为妹不傍贵,为妇不慢贫。 为母不纵情,三德今播人。 胡翁与著录,苏倩为书珉。 比诸孟氏贤,义已同择邻。 |
| 石上老瘦竹,忽在纨扇中。 执之意已凉,不待摇清风。 小节未见粉,泪痕应合红。 日将炎暑退,畏蠹生秋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