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淮南木老霜欲飞,顺令恐纵诸侯威。 命书才出邸掾谒,已见衣绣车迎归。 乐莫我听筵莫迓,清如蟾蜍夜吐晖。 不须久作平反吏,自合横经亲帝闱。 |
| 儒者服褎衣,气志轻王公。 一落该网中,折节长俯躬。 山东多豪士,片言不可穷。 青土饶嘉枣,无以人钝蒙。 彼知南楚轻,强始必弱终。 矫志合其情,乃是吾徒通。 行当问友生,为我举杯空。 |
| 春雷不发蛰,秋雷不收声。 向无一日雨,今无一日晴。 昨夕玉女笑,闪闪扬目睛。 雷公与雨师,自取号令明。 舒惨由上天,诞妄推五行。 日月不粒食,安问下土耕。 虽然屋瓦烂,还有地菌生。 损彼以益此,谁能较人情。 尧时不无水,用禹水乃平。 黎民思尧仁,往往见於羹。 犹吾大君意,星火立水衡。 水衡虽努力,岂将雷雨争。 |
| 西垣阁老号文雄,辞体能兼两汉风。 绛帐旧生虽授学,灞陵归将已无功。 校文岂论居三上,赋分由来本下中。 不恨早朝秋雨急,犹陪鸳鹭大明宫。 |
| 飘风西北至,树苦万繂牵。 君家三古桧,繁根龙蛇缠。 其固谓不拔,朱栏拥青塼。 今同秀林木,摧倒谁复怜。 安得百力士,扶持尚可全。 慎勿伐作薪,岂无庭燎然。 |
| 坏衣削发远尘垢,蛇祖龙孙生屋後。 不等渭川千户侯,尺椽片瓦何尝有。 方丈东头一亩余,中轩四面无窗牖。 青琼作枝钿为叶,丹凤未食苍鼠走。 细藤织榻白昼眠,寝浓鼻息如雷吼。 世间百事不历心,门外寒流彻溪口。 |
| 和靖先生负美才,族孙今似汉庭枚。 败亡项籍江边庙,应媿文场战胜来。 |
| 古章乘一障,不过提千兵。 今握数万众,独自制名城。 诸将俯听命,莫敢辄吐声。 堂下选騕褭,帐中图峥嵘。 山川在目中,虏寇来必平。 谁人识谢艾,只是一书生。 |
| 前夜宿广文,叶响竹打雪。 昨夜宿广文,窗影竹照月。 赖此数竿竹,与我为暖热。 上有寒鹊栖,拳足如瘦蕨。 平明欲飞去,唶唶若告说。 我无喜可报,烦尔弄觜舌。 亦尝苦老鸦,鸣噪每切切。 为学本为道,穷蹙令素发。 但能得酒饮,终日自兀兀。 |
| 薄雾生寒水,寥寥舣画船。 人伤千里别,桂吐十分圆。 把酒非前夕,追欢忆去年。 南楼足佳兴,好在谢林川。 |
| 汝坟贫家女,行哭音凄怆。 自言有老父,孤独无丁壮。 郡吏来何暴,官家不敢抗。 督遣勿稽留,龙钟去携杖。 勤勤嘱四邻,幸愿相依傍。 适闻闾里归,问讯疑犹强。 果然寒雨中,僵死壤河上。 弱质无以托,横尸无以葬。 生女不如男,虽存何所当。 拊膺呼苍天,生死将奈向。 |
| 才业人终服,聪明帝所闻。 来希段干木,去识大冯君。 金络鸣津口,朱旗颭雁群。 山河虞旧国,箫鼓汉横汾。 古堞临秋月,高楼等白云。 应同羊叔子,缓带隔嚣氛。 |
| 五月江南行,南风江恶溯。 乘潮虽有信,不过湓城去。 船经香炉峰,峰前须暂住。 三年少尹劳,始得看瀑布。 到官未必闲,举察忧财赋。 回思庐山傍,尘土已生虑。 尚存滕王阁,无忘一登顾。 |
| 天兵出塞日,西尉去官初。 却衣老莱服,曾无梅福书。 春郊欲回雁,寒水正沈鱼。 任意归舟驶,风烟亦自如。 |
| 山东桑柘多,江南松桂茂。 种桑事春蚕,栽桂事华构。 尝闻云盖下,聚书为大富。 往往见子孙,缘天掇星宿。 掇星星若珠,光彩出屋漏。 秋收万种田,作酒日为寿。 亦有千里归,锦衣行白昼。 |
| 平生爱庐山,梦寝不可去。 江上饶贾船,偶来看已饫。 释子言南游,徘徊瞻瀑布。 月飞金熨斗,光展千尺素。 嫦娥呼织女,机杼勿复措。 必虞山鬼笑,皎洁无纤污。 尔若见远公,赠之为坐具。 |
| 恶老今逼衰,孤寂仍足悲。 寒风一夜起,曩事无不思。 手泽在故物,默历非故时。 梦寐犹平常,反悟恨莫追。 人生苦情累,安得木石为。 赖有同舍郎,相语强解颐。 |
| 共生一体中,出处常相并。 所动辄有迹,何不择地行。 履舄虽可蔽,步武岂无声。 尝思汝为玉,请刖见直诚。 |
| 鸳鸯同白首,相得在中河。 水客莫惊笑,云间比翼多。 |
| 残雪晚生寒,良朋邀我饮。 逢君三省归,交辔一相审。 乘兴兴未尽,既杯杯太甚。 夜阑踏月回,火冷人已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