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乱后风尘稍破昏,归来骨肉喜全存。 饮君竹叶醉不惜,映我梅花香正繁。 问学据今宜了了,唱酬从此定源源。 夜寒踏碎滩头浪,为笃平生友弟恩。 |
| 重阴未解,又早是、年时梅花争绽。 暗香浮动,疏影横斜,月淡水清亭院。 好是前村,雪里一枝开处,昨夜东风布暖。 动行人、多少离愁肠断。 凝恋。 天赋自然雅态,似寿阳、初匀粉面。 故人折赠,欣逢驿使,只恐陇头春晚。 寄与高楼,休学龙吟三弄,留取琼花烂熳。 正有人、同倚阑干争看。 |
| 东风入仗庆云翔,百辟朝元奉玉皇。 一代安危寄黄发,群生枯瘁转青阳。 梅花结果调勋鼎,柏叶宜年上寿觞。 宰相黑头天子圣,赖公同与措时康。 |
| 帘幕闻声歌已妙。 一曲尊前,真个梅花早。 眉黛两山谁为扫。 风流京兆江南调。 醉得白须人易老。 老去侯鲭,旧也曾年少。 后夜短篷霜月晓。 梦魂依约云山绕。 |
| 生机幻法不无神,信手拈来却是真。 雪月梅花同一色,陈黄苏老只三人。 论诗已具顶门眼,选胜直赊头上春。 普请西湖作公案,与师聊结未来因。 |
| 断云低晚,轻烟带暝,风惊罗幕。 数点梅花,香倚雪窗摇落。 红炉对谑。 正酒面、琼酥初削。 云屏暖,不知门外,月寒风恶。 迤逦慵云半掠。 笑盈盈、闲弄宝筝弦索。 暖极生春,已向横波先觉。 花娇柳弱。 渐倚醉、要人搂著。 低告讠乇。 早把被香熏却。 |
| 闻道今年春信早,梅花不怕馀寒。 凭君先向近南看。 香苞开遍未。 莫待北枝残。 肠断陇头他日恨,江南几驿征鞍。 一杯聊与尽馀欢。 风情何似我,老去未应阑。 |
| 风声从臾,云意商量,连朝滕六迟疑。 茸帽貂裘,兔园准拟吟诗。 红炉旋添兽炭,办金船、羔酒镕脂。 问翦水,恁工夫犹未,还待何时。 休被梅花争白,好夸奇斗巧,早遍琼枝。 彩索金铃,佳人等塑狮儿。 怕寒绣帏慵起,梦梨云、说与春知。 莫误了,约生猷、船过剡溪。 |
| 祝告天公,放灯时节,且收今雨。 万户千门,六街三闹,绽水晶云母。 香车宝马,珠帘翠幕,不怕禁更敲五。 霓裳曲,惊回好梦,误游紫宫朱府。 沈思旧日京华,风景逗晓,犹听戏鼓。 分镜圆时,断钗合处,倩笑歌与舞。 如今闲院,峰残蛾褪,消夜果边自语。 亏人日煞,梅花纸帐,权将睡补。 |
| 梅花扫迹春无光,继踵惟有幽兰香。 天姿冲澹谢朱粉,睥睨百卉皆优倡。 高人采撷纫为佩,养之盆盎移中堂。 微风馥馥来何所,一干鼻观尤非常。 年来屡遭白眼笑,过而不顾夫何伤。 深山穷谷遂真性,寂寞无人亦自芳。 忆昔灵均滋九畹,贞洁内守甘退藏。 众醉独醒隘八表,回视俗物都茫茫。 我今日暮前途窄,握香不羡尚书郎。 荒坡满植作知己,从兹... |
| 杏花杨柳,对东风染尽、一年春色。 弹压烟光三万顷,谁识清都仙伯。 夜泛银潢,手移星纬,飞堕从天阙。 御风乘兴,偶然身到乡国。 二年人乐升平,舞台歌榭,处处红牙拍。 寿酒千觞斟不尽,一醉何妨今夕。 更约明年,凤皇池上,去作称觞客。 梅花折得,赠君调鼎消息。 |
| 雪飞灯背雁声低。 寒生红被池。 小屏风畔立多时。 闲看番马儿。 新揾泪,旧题诗。 一般罗带垂。 琼箫夜夜挟愁吹。 梅花知不知。 |
| 翰林赫奕今如此,莫道人惟旧雨来。 庞老终身远州府,刘郎何面向春台。 园宜杏子非时结,溪阔梅花过日开。 两地声闻无百里,相望一覆手中杯。 |
| 与客携壶,梅花过了,夜来风雨。 幽禽自语。 啄香心、度墙去。 春衣都是柔荑翦,尚沾惹、残茸半缕。 怅玉钿似扫,朱门深闭,再见无路。 凝伫。 曾游处。 但系马垂杨,认郎鹦鹉。 扬州梦觉,彩云飞过何许。 多情须倩梁间燕,问吟袖、弓腰在否。 怎知道,误了人,年少自恁虚度。 |
| 边城寒早。 对漠漠暮秋,霜风烟草。 战长闲,刁斗无声,空使荷戈人老。 陇头立马极目,万里长城古道。 感怀处,问仲宣云乐,从军多少。 缥缈。 云岭外,夕烽一点,塞上传光小。 玉帐尊罍,青油谈笑,肯把壮怀销了。 画楼数声残角,吹彻梅花霜晓。 愿岁岁静烟尘,羌虏常修邻好。 |
| 满城桃李争春色,不许梅花不成雪。 世间尤物无盛衰,万点萦风愈奇绝。 我行柯山眠酒家,初见窗前三四花。 恨无壮士挽斗柄,坐令东指催年华。 今朝零落已可惜,明日重寻更无迹。 情之所锺在我曹,莫倚心肠如铁石。 |
| 夜泊南津梦岸斜,老来行役只堪嗟。 满篷风露五更月,残梦溪山百里家。 蹴起睡奴催纤路,坐同吟伴说梅花。 此归又且深深信,澜到中閒要见涯。 |
| 列屋烘炉,深门响竹,催残客里时序。 投老情怀,薄游滋味,消得几多凄楚。 听雁听风雨,更听过、数声柔舻。 暗将一点归心,试托醉乡分付。 借问西楼在否。 休忘了盈盈,端正窥户。 铁马春冰,柳蛾晴雪,次第满城箫鼓。 闲见谁家月,浑不记、旧游何处。 伴我微吟,恰有梅花一树。 |
| 粉霜拂拂凝香砌。 酝酿梅花天气。 月上小窗如水。 冷浸人无寐。 平生可惯闲憔悴。 担负新愁不起。 消遗夜长无计。 只倚熏香睡。 |
| ... 人生行乐未渠央,物意趋新自相续。 五十三翁日落山,三百六旬车转毂。 不妨细雨看梅花,且喜春风到茅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