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看花须看未开时,到七分开看已迟。 前辈咏梅多此意,水边竹外两三枝。 |
| 琼玉林中笑语亲,色香原不著根尘。 淡烟疏雨静相对,聊藉诗篇管领春。 |
| 闻说青腰夜雨霜,水沉水麝泄寒香。 西湖处士多标榜,端的包羞是海棠。 |
| 化工巧缀一枝斜,点玉凝酥碎叠纱。 待得春来开满树,何如忍冻雨三花。 |
| 梅花落尽人谁管。 暗凄断、伤春眼。 雪后平芜春尚浅。 一簪华发,满襟离恨,羞做东风伴。 斗花小斛兰芽短。 犹是当时旧庭院。 拟把新愁凭酒遣。 春衫重看,酒痕犹在,忍放金杯满。 |
| 雪共梅花,念动是、经年离拆。 重会面、玉肌真态,一般标格。 谁道无情应也妒,暗香埋没教谁识。 却随风、偷入傍妆台,萦帘额。 惊醉眼,朱成碧。 随冷暖,分青白。 叹朱弦冻折,高山音息。 怅望关河无驿使,剡溪兴尽成陈迹。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,须相忆。 |
| 西园曾为梅花醉。 叶翦春云细。 玉笙凉夜隔帘吹。 卧看花梢摇动、一枝枝。 娉娉袅袅教谁惜。 空压纱巾侧。 沈香亭北又青苔。 唯有当时蝴蝶、自飞来。 |
| 西施无限愁,后人何必佼。 只好笑呵呵,不损红妆貌。 |
| 锦囊蕴珠玑,长养南风力。 当年东老家,曾代中书笔。 |
| 风掣五云开,明星灿南极。 嘉祥自朝廷,何幸愚亲识。 |
| 清波漾蛙子,古书形似之。 可惜书废久,时人无能知。 |
| 垂垂生井上,游子休整冠。 道旁徒自苦,青眼谁能看。 |
| 水精行素鳞,琉璃走夜光。 铭垂日日新,万古稽商汤。 |
| 暗香从何来,寒飚为轻扇。 东君须护持,莫点官妆面。 |
| 相见是非多,但旁观便了。 庶无人共知,鼻孔长多少。 |
| 郏鄏至汾阴,重名垂不朽。 天下望调羹,有谁能着手。 |
| 紫陌暖风细,露房山更深。 蜜甜不知味,万花空损心。 |
| 三窟不须营,蒙恬素心友。 识尽天下书,只要文章手。 |
| 雪羽卧晴沙,渔人无可虑。 机事亦难忘,不知且飞去。 |
| 麀鹿同呦呦,山林风雨秋。 姑苏台上月,子胥曾约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