藕花风起晚凉多,高据柴床听棹歌。 芳草不归支遁马,白沙唯见右军鹅。 人家隐隐连桑柘,僧梵悠悠出薜萝。 今夜湘中好明月,相思无奈故人何。 |
古寺碑题西晋年,澄湖如练倚窗前。 寒云自覆金光殿,荒草犹埋玉乳泉。 枫叶染霜秋后色,雨花和梵夜中禅。 亦知阅水同观世,不奈潮声送客船。 |
松筠邀我梵王宫,耳目俱醒骨肉融。 风雨收声禅入寂,烟云敛色法归空。 出浮沤外不生灭,从浩劫来无异同。 问数比丘皆卷舌,舌虽不卷亦无功。 |
来舆去马禁城空,丰乐楼消一炬红。 说与吴侬莫惆怅,龙墀犹化梵王宫。 |
闲居爱重九,使我念陶生。 但取杯中物,不贪身后名。 季秋霜始降,向晚月初明。 草际乱虫语,林梢残叶声。 疏篱采丛菊,小嚼扶衰龄。 美酒既满樽,一吟还一倾。 田园自可乐,圭衮何足荣。 贵贱各有志,好恶吾无情。 所以君子怀,悠哉岁功成。 |
山雨瀑如雪,林寒松未花。 遥看飞阁起,知有梵王家。 一僧归得晚,云湿满袈裟。 崖断石林合,风高云叶飘。 人归雨脚外,高阁望中遥。 应是天台路,幽期在石桥。 秋褵白云晚,霜林红树多。 野桥山郭外,行子暮来过。 为问小摇落,江南今若何? 寒月白千峰,林深路绝踪。 遥知僧定起,疏响在高松。 亦欲剡溪去,其如山海重。 |
天竺胡僧踏云立,红精素贯鲛人泣。 细影疑随焰火销,圆光恐滴袈裟湿。 夜梵西天千佛声,指轮次第驱寒星。 若非叶下滴秋露,则是井底圆春冰。 凄清妙丽应难并,眼界真如意珠静。 碧莲花下独提携,坚洁何如幻泡影。 |
日暖东山去,松门数里斜。 山林隐者趣,锺鼓梵王家。 地僻迟春节,风晴变物华。 云光渐容与,鸣哢已交加。 冰下泉初动,烟中茗未芽。 自怜多病客,来探欲开来。 |
烟云著天无寸空,寒窗瑟瑟夜号风。 浩歌出门何所诣,故人飞锡梵王宫。 扣门兀坐寂无语,衲破蒙头面如土。 逢场聊复触机锋,千偈澜翻疾风雨。 我生鼻孔自撩天,笑将龙肉比谈挥。 针水相投得吾子,帖肉汗衫今脱然。 但怜净业犹诗酒,醉笔时作蛟龙走。 傥惟语默两无妨,凭公刻烛联千首。 况是雪意政相留,慎勿匆匆抚刀头。 明日谈笑作春色,同在... |
重峦千仞塔。 危磴九层台。 石关恒逆上。 山梁乍斗回。 阶下云峰出。 窗前风洞开。 隔岭钟声度。 中天梵响来。 平时欣侍从。 于此蹔徘徊。 |
名标戒首已登坛,异迹灵踪取次看。 鹫岭花开红菡萏,钱塘潮拥碧波澜。 烟笼春树当前浦,风送扁舟上急滩。 遥想旧游归旧隐,梵王楼阁起云端。 |
五明教已设。 三元法复开。 鱼山将鹤岭。 清梵两边来。 香烟聚为塔。 花雨积成台。 空心论佛性。 贞气辨仙才。 露盘高掌滴。 风乌平翅回。 无劳问待诏。 自识昆明灰。 |
微茫云两角,屈曲路一线。 未容快先睹。 已叹行百转。 流溪何从来,神物昔尝玩。 舆梁俨坚牢,亭宇复明绚。 岂惟济病涉,更可供息宴。 信哉善知识,作此巧方便。 茂樾两交盖,清风四挥扇。 只恐境中人,却有桑下恋。 台山不须问,此去直如箭。 何妨酌灵水,一洗眼花眩。 举头未及眸,已知梵王殿。 |
曲江晴望好,近接梵王家。 十亩开金地,千林发杏花。 映雪犹误雪,煦日欲成霞。 紫陌传香远,红泉落影斜。 园中春尚早,亭上路非赊。 芳景堪游处,其如惜物华。 |
层檐危镇梵王宫,景物都归两碧瞳。 九万里风斯在下,三千世界本来空。 诗怀浩浩晴澜外,人事滔滔流水东。 凝伫移时还暝坐,胸中天地自玲珑。 |
渤澥东南极,何年梵室开。 地形缘水尽,潮势挟山来。 古市朝仍暮,遥帆去若回。 老僧无一事,窗日射飞埃。 |
徘徊崚极寺,清意满烟霞。 好风從天来,吹落桂树花。 高高人物外,犹属梵王家。 |
放逐仍居患难中,三年执役梵王宫。 病来短发逢秋白,老去衰颜借酒红。 心似葵花倾晓日,身同树叶感霜风。 杜陵花竹频生梦,但觉阳春处处融。 |
有泉何取台仪凤,事佛空教后作蛇。 狐穴蚁巢零落尽,却能留此梵王家。 |
江流清浅外,山色有无中。 平田坡岸回曲,一目望难穷。 波面轻鸥容与,沙际野航横渡,不信画图工。 路入神仙宅,翠锁梵王宫。 俯晴郊,增胜概,气横空。 云林城市层列,知有几重重。 更上危亭高几,徙倚栏干虚敞,象纬逼璇穹。 要尽无边景,烟雨看空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