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破幌一点白,卧知千里明。 低窗通雪气,乔木尚风声。 传警军城静,鸣钟梵刹清。 高眠寻断梦,邻树已乌惊。 |
| 韶也命何奇,生前与世违。 贫栖古梵刹,终着旧麻衣。 雅句僧抄遍,孤坟客吊稀。 故园今孰在,应见梦中归。 |
| 韶也命何奇,生前与世违。 贫栖古梵刹,终著旧麻衣。 雅句僧抄遍,孤坟客吊稀。 故园今孰在,应见梦中归。 |
| 上得越山半,方壶紫翠环。 山幽春溜响,花落午见闲。 梵刹依松外,仙家在竹间。 小窗借高枕,风定鸟绵蛮。 |
| 神物何由测,芬陀陆地兴。 素芳呈玉雪,梵刹笔丘陵。 换额从偏霸,县碑自老僧。 扎勤勤来者,期使续千灯。 |
| 仰山梵刹万竹间,巨鲸吼动天风寒。 前声穿云出山久,后音待月挥槌难。 长短轻重知多少,断续参差不奇偶。 敲残一百余八声,树色糢糊落星。 |
| 破衲卷秋云,入山深更深。 近闻营梵刹,应不累禅心。 寒瀑泻苍壁,晚花生古林。 遥思明月夜,谁听颖师琴。 |
| 萝月溪云各未阑,它时薪水肯相安。 家依梵刹钟磬静,路近台山松桂寒。 黄槊胜流公远诣,观澜逸兴我难看。 归时一棹宜须早,趁取薰风荔子丹。 |
| 疏山元是读书山,相望麻姑旧醮坛。 梵刹雄夸今日胜,隐居谁作故人看。 閒随米运川涂迥,喜入林亭境界宽。 我已经营谢公屐,竚君好去九迁官。 |
| 濒湖三寺倚峥嵘,梵刹相高对县城。 楼殿尽知随处盛,水林独爱此中清。 翦开木末檐牙出,凿破岩腰磴道成。 悟得祖师心印法,禅僧遥指塔灯明。 |
| 插一茎草建梵刹,画出规模何太窄。 争似亦庵新建立,容尽十方云水客。 鹫岭风高,少林月白。 光明寂照遍河沙,万古流辉有张拙。 |
| 插一茎草建梵刹,捏双空手竖僧堂。 古今相去知多少,七尺单前自较量。 |
| 遍参初自浙江回,梵刹金铺始奂开。 袖手却来岩下住,萧然一迳长莓苔。 |
| 两山回处是为干,有塔亭亭高似山。 不但装严增梵刹,可能形胜助城关。 灯明星斗挂林木,铃动天风吹佩环。 陌上行人遥见此,有时东往又西还。 |
| 国朝梵刹多新额,玉兔名存四百年。 曾为皇唐黎瑞应,得于炎宋保流传。 荆山温润尝凝化,月窟精神主缺圆。 寺记废兴书异事,丰碑采摭画雕镌。 |
| 梵刹当年聚众僧,丛林深处著禅扃。 金沙布地阶无土,玉轴堆函藏有经。 云树千寻张翠盖,烟萝一片殿青屏。 星移物换今寥落,古寺犹存柏子庭。 |
| 金山碧崔嵬,我泛扁舟来。 虚阁登还下,长廊去复回。 梵刹绝顶立,僧房八面开。 波涛起蛟蜃,洞穴生风雷。 千载有高松,万古无纤埃。 葛衣惹秋云,草履黏苍苔。 孤城寒角动,片帆暮钟催。 郎吟成此章,欲返犹徘徊。 |
| 梵刹仙都顯焕存,心心惟绍法王孙。 俗流不信空空理,将谓长生别有门。 |
| 新正值家节,时雨霁良宵。 林垧敞梵刹,香烟霾白毫。 士女倾都出,夹路轮蹄骄。 谁能衡茅下,寂寞守无聊。 载御芳兰馔,无辞玉色醪。 况值私庭庆,祝寿比蟠桃。 |
| ...二江合,水势中分滩。 滩横水亦转,曲折束成湾。 群峰自西来,险绝如函关。 中虚左梵刹,地胜苾刍女。 梵修祝圣寿,额自九重颁。 旁有石一障,高下数亩间。 或列如屏风,或方如仙坛。 或立如驻马,或走如奔帆。 或侧如虎卧,或曲如龙蟠。 或严如卫吏,或罗如星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