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楚水吴山作胜游,竹状石枕定离愁。 晚烟何处吹渔笛,独忆琵琶怨碧秋。 |
| 吴山楚水未忘怀,暮雨朝云恨已乖。 纵免摩伽能毁戒,未妨泽室会千斋。 |
| 阳关多古调,无奈醉中闻。 归梦吴山远,离情楚水分。 孤舟经暮雨,征路入秋云。 后夜同明月,山窗定忆君。 |
| 雪晴云散北风寒,楚水吴山道路难。 今日送君须尽醉,明朝相忆路漫漫。 |
| 兵书一箧老无功,故国郊扉在梦中。 藤蔓覆梨张谷暗。 草花侵菊庾园空。 朱门迹忝登龙客,白屋心期失马翁。 楚水吴山何处是,北窗残月照屏风。 |
| 颁来法旨不容违,仙律森严敢泄机。 楚水吴山相共聚,与君同跨片霞飞。 |
| 文彩全彰拄杖头,吴山楚水兴悠悠。 江声一夜催行色,踏断石桥方始休。 |
| 渺渺烟波飞桨去,迢迢桑野策驴还。 寄怀楚水吴山外,得意唐诗晋帖间。 每惜好春如我老,谁能长日伴人闲? 世间自是无兼得,勋业元非造物悭。 |
| 色辞他日慰凄凉,别去吴山楚水长。 蚁国槐安消几梦,鹤归华表恐千霜。 安排久餍冷官饮,软语重登君子堂。 所惜将迎无暇日,妨人诗律悟濠梁。 |
| 午醉厌厌醒自晚,鸳鸯春梦初惊。 闲花深院听啼莺。 斜阳如有意,偏傍小窗明。 莫倚雕阑怀往事,吴山楚水纵横。 多情人奈物无情。 闲愁朝复暮,相应两潮生。 |
| 胜寺登危阁。 凭栏即近雕。 无云生北固,看日下南朝。 木落吴山迥,天晴楚水遥。 从容万虑息,目喜赴僧招。 |
| 极目晴川展画屏,地从桃塞接蒲城。 滩头鹭占清波立,原上人侵落照耕。 去雁数行天际没,孤云一点净中生。 冯轩尽日不回首,楚水吴山无限情。 |
| 仙郎逸气横朝野,傲岸不落风尘下。 邴丹六百辄免官,王阳九折能还马。 羁心浪迹日悠悠,楚水吴山十度游。 秋风君度红骡碛,知我题诗白鹭洲。 |
| 南冠一载,西流万里,离怀孰不伤情。 富贵邯郸,雨云巫峡,回头一梦空惊。 谁辱又谁荣。 问当时道德,今日功名。 楚水吴山,向来多少送和迎。 长安古道长亭。 叹马啼不驻,车辙难停。 薇老首阳,芝深商谷,时遥雾拥云平。 此意已羞评。 但金缄白雪,锦佩青萍。 采竹崑崙,有时吹作凤凰鸣。 |
| 故园望断欲何如,楚水吴山万里馀。 今日因君访兄弟,数行乡泪一封书。 |
| 引身漂然不系舟,吕梁滟澦皆安流。 江湖万顷浮一鸥,此心元世常休休。 吴山楚水纪所由,湘累老枚宁匹俦。 琢句亦复晨羞,搯抉肝肾掉白头。 岁六十四方佐州,计原夫日无乃优。 客路日月迅且遒,朱颜壮志逝莫留。 吾聊尔尔赋远游,山川自可卷轴收。 老怀槁暴今膏油,油访岘山石吊莫愁。 庸随大楚皆萍浮,顾我不乐夫何求。 缅思六客同献酬,如挹... |
| 吉祥寺里千堆锦,绿发仙人对花饮。 腰鼓金盘五色蓝,醉归犹带花枝寝。 东风壬子几清明,三百年来寺已倾。 沙河塘上痴儿女,犹诵钱塘太守名。 看花我亦逢壬子,况是清明非偶耳。 莫论南浦与西湖,楚水吴山正相似。 青莲居士识前因,金粟如来见后身。 总不能知尘外劫,也须曾是会中人。 |
| 四时煎日夜。 玉露催紫荣。 始怀走及叹。 春意秋方惊。 凉草散萤色。 衰树敛蝉声。 凭景魂且谧。 卧堂怨巳生。 承君客江潭。 先愁鸿雁鸣。 吴山饶离袂。 楚水多别情。 金坚碧不灭。 桂华兰有英。 无辍代上朝。 岂惜镜中明。 但见一叶落。 哀恨方未平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