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山锁松行一迳遥,峰回楼殿更岧嶢。 飞来双鹤知何处,只有泉声下碧霄。 |
| 翠崖千尺峙云高,楼殿翚飞压巨涛。 槛外回峰自连首,只因潭下有灵鳌。 |
| 楼殿冠崔嵬,灵芝安在哉。 云飞过江去,花落入城来。 得食鸦朝聚,闻经虎夜回。 偶临西阁望,五老夕阳开。 |
| 微风起清籁,烈日交翠阴。 荫兹金仙居,楼殿郁沉沉。 永日燕雀下,有时钟梵音。 谁能悟斯道,来此契无心。 |
| 楼殿沉沉锁夜烟,秋灯一点佛龛前。 梧桐叶上三更雨,亦有愁人独自眠。 |
| 萧萧湘阴县,寂寂黄陵祠。 乔木荫楼殿,画壁半倾欹。 芦洲雨中淡,渔纲烟外归。 重华不可见,但见江鸥飞。 假令无恨事,过此亦依依。 |
| 未央楼殿倚天开,东北偏高是月台。 驰道都人浑惯识,星毬争指大家来。 |
| 楼殿起山巅,无尘地自偏。 松廊暗云雾,粉壁艳神仙。 名姓藏丹府,衣冠访洞天。 幼舆丘壑质,定合老松泉。 |
| 松环楼殿青,江绕石壁流。 清波天让碧,月照无边秋。 风景自清好,江山难独游。 举觞聊一醉,放怀忘百忧。 |
| 山到西江势却回,倚山楼殿更高台。 天容水色望中见,帆影车尘窗际来。 桑枯棋分千里迥,波涛壁立两峰开。 登临拟问兴记如,白塔亭亭锁翠苔。 |
| 山当庐阜五峰边,地占侯谿好习禅。 杳蔼峰峦云蔽日,参差楼殿瓦生烟。 僧房宿鸟栖帘外,客馆鸣泉过枕前。 但可登临间访古,西来无法与人传。 |
| 绕绕峰峦玉案围,重重楼殿紫烟飞。 青藤素简天门近,绛节霓旌夜半归。 鹤使每传三岛信,凤书频送九霞衣。 放臣於世惭无补,金萼楼前拜不祈。 |
| 依依宫柳拂宫墙。 楼殿无人春画长。 子归来依旧忙。 忆君王。 月破黄昏人断肠。 |
| 萧萧湘阴县,寂寂黄陵祠。 乔木荫楼殿,画壁半倾欹。 芦洲雨中淡,渔纲烟外归。 重华不可见,但见江鸥飞。 假令无恨事,过此亦依依。 |
| 误入众香国,山深人境移。 松筠秋色老,楼殿午云低。 东阁传书密,西郊去路迟。 须烦造化手,为展菊花期。 |
| 峡江江上峡山寺,落日峰峦翠作堆。 云拥半空楼殿出,天然一幅画图开。 仙人采药和光洞,释子翻经化乐台。 顾我红尘画马客,题诗无暇扫苍苔。 |
| 衰年脚手倦跻攀,今日凭高一解颜。 驱得江山来目下,化将楼殿出云间。 真人炼药仙都近,释子焚香拂界闲。 尘事数来宁易得,后歌须尽夕阳还。 |
| 风云八字护城隅,楼殿崔嵬想帝居。 曾侍金舆惟石马,幸因玉玺记铜鱼。 千年鼓角声犹壮,四塞河山恨去祛。 麋鹿已游人事改,何人曾读辅吴书。 |
| 今古市朝已变,隋唐楼殿成空。 惟有山头明月,夜来犹照荒宫。 |
| 松杉疏瘦簇山根,楼殿参差对郭门。 不惜马蹄来北寺,为怜熊耳在西轩。 云生石砌摇寒影,泉汲铜瓶露冻痕。 迁客频来何所得,一丛修竹拂吟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