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林鸟晴自语,水鹤暮知还。 故国浮云外,寒溪积雪间。 东行临赤岸,北望阻青关。 石上洼尊在,吾将酌次山。 | 
| 春日曾交问,炎天不欲书。 变惭吾事谬,岂愿后人疏。 古有嗤章甫,今无购子虚。 极思樊口酒,共煮井头鱼。 露白蒹葭冷,江清潦水除。 年华已如此,又可膏吾车。 | 
| 万里云霄敛翼回,挂冠高卧大江隈。 春深门巷先生柳,雪后园林处士梅。 翠拥樊山邀杖屦,绿浮汉水映樽罍。 谁能领取坡仙鹤,月下吹箫共往来。 | 
| 武昌夏口之山川,天寒不见吹箫船。 短蓬推枕酒半醒,斑斑雨里茸茸烟。 沙头白鸟闭目立,上下掠火交乌鸢。 修蛇赴壑了弗顾。 苟且一白春风前。 我亦长吟上汉水,夜来参到梅花禅。 一枝似铁忍寒冷,一枝如玉生温妍。 老人无以饯岁事,只掉此舌为辰筵。 江湖落魄又五年。 | 
| 昔年老子恨婆娑,未付其如印传何。 吴苑关心春日少,湘江回首暮云多。 可无司马亲封钥,自是将军老枕戈。 我亦新来了官事,正输一舸弄烟波。 | 
| 太真行酒知何地,渺莽遗基茂草深。 声色加人何足计,精神满腹不同斟。 六奇自可掀三狡,一正何妨讋百壬。 堕帻吐茵均此辙,可怜枉用世仪心。 | 
| 扁舟下樊溪,江南正清泻。 晓登巴河岸,极目望春野。 步寻修竹寺,古木争偃亚。 云昔孙仲谋,刑牲致师禡。 雄图邈已矣,英概足悲诧。 石梯造云雾,丹白开广厦。 山僧安寂寞,畏冷不出舍。 劳生遇闲境,顿使我心写。 晚江平若席,风势欲相借。 | 
| 江上秋风九日寒,故人樽酒暂相欢。 如何塞北无穷雪,却坐樊山竹万竿。 | 
| 玉堂给札气如云,初喜湘累复佩银。 樊口凄凉已陈迹,(昔与张同游武昌樊口,来诗中及之。 )班心突兀见长身。 (台吏谓御史立处为班心。 )江湖前日真成梦,鄠杜他年恐卜邻。 此去若容陪坐啸,故应客主尽诗人。 | 
| 秋清亦足发,弄不俯晴川。 顾影非坡月,昂首是梵天。 人才三国后,边信十年前。 吹备归樊口,芦花落满船。 | 
| 清江白石带疏林,樊口幽居尚可寻。 梦里草堂无恙在,秋风春雨总关心。 | 
| 白鸟没飞烟,微风逆上舡。 江从樊口转,山自武昌连。 日月悬终古,乾坤别逝川。 罗浮南斗外,黔府古河边。 | 
| 玉琢青枝蕊缀金,仙肌不怕苦寒侵。 淮阳城里娟娟月,樊口江边耿耿参。 | 
| 属玉风前藕叶香,残蝉声里柳枝黄。 生前天遣耕云土,身后人来问雪堂。 樊口战船旗似锦,黄坡突骑剑如霜。 先生傥有归来梦,更觉春江雨后忙。 | 
| 两字功名百战哀,江山无改此登台。 举杯独酌看周易,樊口江鱼下酒来。 | 
| 身浮一叶返湓城,凌犯风涛日夜行。 把酒独斟従睡重,还家渐近觉身轻。 岸回樊口依稀见,日出庐山紫翠横。 家在庾公楼下泊,舟人遥指岸如赪。 〈江州城下土赤如赭。 〉 | 
| 异时堂饮洋川酒,几唤扁舟度樊口。 两山泉石多故人,送子南行一回首。 蒲圻小县聊读书,当使里闾无呻吁。 结束归来接台省,不应厌食武昌鱼。 | 
| 樊口齐安一水间,少年行役鬓成班。 云间甲子三秋雨,日射淮南一带山。 战血浓时云梦远,受恩深处老身闲。 登临莫唱纶巾曲,栖鹘危巢再可攀。 | 
| 宿雨初乾试火城,端居无计伴游行。 厌看门外繁星动,想见僧窗一点明。 老罢逢春无乐事,梦回孤枕有乡情。 重因佳句思樊口,一纸家书百镒轻。 | 
| ...州见花发,小院闭门风露下。 万事如花不可期,余年似酒那禁泻。 忆昔还乡溯巴峡,落帆樊口(在黄州南岸。 )高桅亚。 长江衮衮空自流,白发纷纷宁少借。 竟无五亩继沮溺,空有千篇凌鲍谢。 至今归计负云山,未免孤衾眠客舍。 少年辛苦真食蓼,老景清闲如啖蔗。 饥寒未至且安居,忧患已空犹梦怕。 穿花踏月饮村酒,免使醉归官长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