宦游到处即为家,况我迁谪来天涯。 三年假馆主人屋,忽忽屡见新梅花。 那知今冬当去此,十月已见凌霜葩。 绕之百匝未易别,对我脉脉如含嗟。 悬知客去门复掩,亭沼人散啼昏鸦。 朝风吹香散寂历,夜月照影低横斜。 嗟我明年复何处,东州旱野连桑麻。 相思时有梦魂到,极目南望空烟霞。 |
着地晶莹月在沙,忍寒聊作短歌夸。 暖肌未办裁驼褐,露趾唯应有革鞾。 细点竹梢添爽洒,偶经梅蕊映横斜。 何当既积还消后,剩取清泠试叶嘉。 |
月色十分圆。 风露娟娟。 木犀香里凭阑干。 河汉横斜天似水,玉鉴光寒。 草草具杯盘。 相对苍颜。 素娥莫惜少留连。 秋气平分蟾兔满,动是经年。 |
野水横斜最老枝,一生心事雪霜知。 世人重眼不重鼻,只爱花光与补之。 |
时丰公事少,笔砚任横斜。 环郭江山秀,人情等物华。 |
小折霜林半壁间,春风日日付毫端。 秋高为借横斜影,留与吾师岁晚看。 |
出门一别行千里,闭户归休读五车。 天路尘冥车服骥,世科墨湿字翻鸦。 绣绷尚忆春晖报,云舍无令暮蔼遮。 晚岁饰巾吾待尽,高空摩翮汝横斜。 |
摧残万物,不忍临轩槛。 待得春来是早晚。 向纷纷、雪里开,一枝见。 清香满。 漏泄东君先绽。 暗香浮动、疏影横斜,只这些儿意不浅。 怎禁他,澹澹地、匀粉弹红,争些儿、羞杀桃腮杏脸。 为传语、东风共垂杨,奈辛苦,千丝万丝撩乱。 |
岭上初消残雪。 有梅花先坼。 东君造化多成翠,巧风韵奇绝。 小院黄昏时节。 暗香浮、疏影横斜。 寄取和羹未晚,却免教攀折。 |
自读西湖处士诗,寻芳长恨见花迟。 前程笑到山多处,竹裹横斜一两枝。 |
冰条木叶。 又横斜照水,一花初发。 素壁秋屏,招得芳魂,仿佛玉容明灭。 疏疏满地珊湖冷,全误却、扑花幽蝶。 甚美人、忽到窗前,镜里好春难折。 闲想孤山旧事,浸清漪、倒映千树残雪。 暗里东风,可惯无情,搅碎一帘香月。 轻妆谁写崔徽面,认隐约、烟绡重叠。 记梦回,纸帐残灯,瘦倚数枝清绝。 |
南枝漏泄,一点春光别。 无蝶无蜂正霜雪。 向竹梢疏处,瘦影横斜,真个是,潇洒冰肌玉骨。 黄昏人静,踏碎阶前月。 忍冻相看惜攀折。 巡檐空索笑,似笑无言,夜悄悄、香入寒风清冽。 更那堪、画角恼幽人,又满地落英,愁肠万结。 |
作屋延梅更鉴池,是花最与水相宜。 横斜清浅黄昏月,画出孤山两句诗。 |
潇洒佳人淡淡妆。 特地凌寒,秀出孤芳。 雪为肌体练为裳。 韵处天姿,不御铅黄。 古样铜壶湿篆章。 浅浸横斜,净几明窗。 何妨三弄点苔苍。 但有疏枝,依旧清香。 |
九衢艳质,看来怎比他闲靓。 清韵。 似照水横斜暮临镜。 林间顿画阁,花底藏芳径。 幽静。 将绛烛、高烧照双影。 琼瑶皓素,未及肌肤莹。 伊试省。 我从今、远肯再孤另。 记取兰房,夜深人迥。 窗外月照,一方天井。 |
谁翦轻琼做物华。 春绕天涯。 水绕天涯。 园林晓树恁横斜。 道是梅花。 不是梅花。 宿鹭联拳倚断槎。 昨夜寒些。 今夜寒些。 孤舟蓑笠钓烟沙。 待不思家。 怎不思家。 |
宝柱横云雁影,朱弦隔叶莺声。 风生玉指晚寒清。 官样轻黄袖冷。 饮罢尚留余意,曲终自有深情。 归来江上数峰青。 梅水横斜夜永。 |
天然标格。 不问青枝和绿叶。 仿佛吴姬。 酒晕无端上玉肌。 怕愁贪睡。 谁会伤春无限意。 乞与徐熙。 画出横斜竹外枝。 |
涧水横斜石路深,水源穷处有丛林。 青鸳几世开兰若,黄鹤当年瑞卯金。 败壁数峰连粉墨,凉烟一穗起檀沈。 十年亲友半零落,回首旧游成古今。 |
风回香雪到梨花。 山影是谁家。 小窗未晚,重檐初霁,玉倚蒹葭。 社寒不管人如此,依旧在天涯。 碧云暮合,芳心撩乱,醉眼横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