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浓香搓粉细腰肢。 青螺深画眉。 玉钗撩乱挽人衣。 娇多长睡迟。 绣帘角,月痕低。 仙郎东路归。 泪红满面湿胭脂。 兰房怨别离。 |
| 悠悠身世比浮云,白首归来颍水濆。 曾看元臣调鼎鼐,却寻田叟问耕耘。 一生勤苦书千卷,万事销磨酒百分。 放浪岂无力外士,尚思亲友念离群。 |
| 东风吹云海天黑,饥龙冻云雨不滴。 嗔雷隐隐愁烟白,宿露无光瑶草寂。 东皇染花满春国,天为花迷借春色。 呼云锁日恐红蔫,几日春阴养花魄。 悠悠远絮萦空掷,愁思织春挽不得。 高楼去天无几尺,远岫参差乱屏碧。 |
| 供帐洛城边,征辕去莫攀。 人醒风外酒,马度雪中关。 故府谁同在,新年独未还。 遥应行路者,偏识彩衣斑。 |
| 当年丞相倦洪钓,弭节初来颍水濆。 惟以琴◇乐嘉客,能将富贵比浮云。 西溪水色春长绿,北渚花光暖自薰。 得载公诗播人口,去思从此四夷闻。 |
| 经年迁谪厌荆蛮,惟有江山兴未阑。 醉里人归青草渡,梦中船下武牙滩。 野花零落风前乱,飞雨萧条江上寒。 荻◇时鱼方有味,恨无佳客共杯盘。 |
| 督府繁华久已阑,至今形胜可跻攀。 山横天地苍茫外,花发池台草莽间。 万井笙歌遗俗在,一◇风月属君闲。 遥知为我留真赏,恨不相随暂解颜。 |
| 越女采莲秋水畔。 窄袖轻罗,暗露双金钏。 照影摘花花似面。 芳心只共丝争乱。 鸂鶒滩头风浪晚。 雾重烟轻,不见来时伴。 隐隐歌声归棹远。 离愁引著江南岸。 |
| 一掬天和金粉腻。 莲子心中,自有深深意。 意密莲深秋正媚。 将花寄恨无人会。 桥上少年桥下水。 小棹归时,不语牵红袂。 浪浅荷心圆又碎。 无端欲伴相思泪。 |
| 莺愁燕苦春归去。 寂寂花飘红雨。 碧草绿杨歧路。 况是长亭暮。 少年行客情难诉。 泣对东风无语。 目断两三烟树。 翠隔江淹浦。 |
| 缕金裙窣轻纱,透红莹玉真堪爱。 多情更把,眼儿斜盼,眉儿敛黛。 舞态歌阑,困偎香脸,酒红微带。 便直饶、更有丹青妙手,应难写、天然态。 长恐有时不见,每饶伊、百般娇騃。 眼穿肠断,如今千种,思量无奈。 花谢春归,梦回云散,欲寻难再。 暗消魂,但觉鸳衾凤枕,有余香在。 |
| 富贵声名岂足论。 死生荣辱等埃尘。 青衫照日夸春榜,白首余年哭故人。 盛德不忘存志刻,话言能记有朋亲。 吴江草木春风动,沥酒谁瞻垅树新。 |
| 忆昨初为亳守行,暂休车骑汝阴城。 喜君再共樽俎乐,怜我久怀丘壑情。 累牍已尝陈素志,新春应许遂归耕。 老年虽不堪东作,犹得酣歌咏太平。 |
| 萧条鸡犬乱山中,时节峥嵘忽已穷。 游女髻鬟风俗古,野巫歌舞岁年丰。 平时都邑今为陋,敌国江山昔最雄。 荆楚先贤多胜迹,不辞携酒问邻翁。 |
| 尝爱西湖春色早。 腊雪方销,已见桃开小。 顷刻光阴都过了。 如今绿暗红英少。 且趁馀花谋一笑。 况有笙歌,艳态相萦绕。 老去风情应不到。 凭君剩把芳尊倒。 |
| 雪霜林际见依稀。 清香已暗期。 前村已遍倚南枝。 群花犹未知。 情似旧,赏休迟。 看看陇上吹。 便从今日赏芳菲。 韶华取次归。 |
| 平山栏槛倚晴空,山色有无中。 手种堂前垂柳,别来几度春风? 文章太守,挥毫万字,一饮千钟。 行乐直须年少,尊前看取衰翁。 |
| 书殿宫臣宠并叨,不同憔悴返渔樵。 无穷兴味闲中得,强半光阴醉里销。 静爱竹时来野寺,独寻春偶过溪桥。 犹须五物称居士,不及颜回饮一瓢。 |
| 平日相从乐会文,博枭壶马占朋分。 罚筹多似昆阳矢,酒令严於细柳军。 蔽日雪云犹靉靆,欲晴花气渐氛氲。 一◇万事皆毫末,蜾蠃螟蛉岂足云。 |
| 独倚危楼风细细。 望极离愁,黯黯生天际。 草色山光残照里。 无人会得凭阑意。 也拟疏狂图一醉。 对酒当歌,强饮还无味。 衣带渐宽都不悔。 况伊销得人憔悴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