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高贤邈已远,凛凛生气存。 韩范不时有,此心谁与论。 |
| 毁誉盖棺了,于今名实尊。 哀荣有王命,终始酌民言。 蝉冕三公府,深衣独乐园。 公心两无累,忧国爱元元。 |
| 献纳无虚日,居然迹已陈。 清班区玉石,宝历顺星辰。 更化思鸣鵙,遗书似获麟。 易名无异论,今代两三人。 |
| 元佑开皇极,功归用老成。 惟深万物表,不令四时行。 日者倾三接,天乎奠两楹。 堂堂宁复有,埋玉恸佳城。 |
| 国在多艰日,人如大雅诗。 忠清俱没世,孝友是生知。 加璧延诸老,櫜弓抚四夷。 公身与宗社,同作太平基。 |
| 高贤忠义古今同,手笔遗编法甚工。 宝轴传家当不朽,追杯余思凜生风。 |
| 千载威名文正公,忽瞻遗笏照双瞳。 敢从象齿窥清裁,屡批龙鳞奋大忠。 秉立定知端若植,至今犹想气如虹。 舍人接武登廊庙,宜宝甘棠振祖风。 |
| 黼座方恭点,邦家付老臣。 颂歌民一口,形势国千钧。 富庶新田里,忠臣旧搢绅裴公恨不早,丘祷叹无神。 |
| 伊洛平生兴,园林独乐居。 曾过郑公里,得御李膺车。 华屋当年客,名山异代书。 定知传不朽,埋玉自沾裾。 |
| 辞爵浮云外,安民反手中。 山林独往意,衮绣太平功。 布被终身俭,貂冠一命崇。 他年两行泪,碑下泣羊公。 |
| 经济心犹壮,清羸疾易伤。 那知两楹奠,遽失万夫望。 家有诗书积,坟无金玉藏。 谁知幅巾敛,曾佩上公章。 |
| 古画从来宝绘堂,遗君敢借旧珍藏。 貌存故国三公贵,泽衍来孙百世芳。 家庙几年成阙典,宗枝此日倍增光。 当时种德根苗远,分得槐阴到鹤乡。 |
| 胜绝登临地,桐江占十分。 省郎才不世,御史气如云。 遂使芝兰秀,俱能锦绣文。 诸孙又如许,百代有清芬。 |
| 培塿视崔巍,眼高如许哉。 举头天在上,四面景皆来。 渐老成多病,看山又一回。 尽供诗世界,霁色为君开。 |
| 揆路同寅丛,师垣出守麾。 终无三令喜,便集两楹悲。 衮职嗟何补,天心感愍遗。 幽泉空漏淎,非复作霖时。 |
| 自昔荣归衮,今兹骇阅川。 天愁摧柱日,星痛殒箕年。 素履遗儒范,忠谋溢史篇。 空馀洧乡陌,长似岘碑前。 |
| 武侯不可致,玄德造其庐。 公在衰絰中,乃上时政书。 维时君臣定,事与草昧殊。 出处千载同,岂必名迹如。 行伍拔大将,寒饥得名儒。 推毂天下士,百年用其余。 生平慕河汾,未许王魏俱。 殷勤八司马,意独何区区。 自古朋党论,消复莽无期。 谁令群疑亡,韩富及有为。 惜哉公不见,功名止西陲。 |
| 经籍尽焚秦室乱,孙吴有禁本朝危。 圣贤文字初何罪,群小盈庭事可悲。 |
| 小楷青州三绝碑,复还范氏事尤奇。 不知百世闻风者,更有何人似伯夷。 |
| 古今一理是纲常,范笔韩文妙发扬。 公卧首阳原不死,春风岁岁蕨薇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