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岩岩之骨兮山癯,靡靡之姿兮水腴。 心无住而乃久,德有邻而不孤。 虚空说法,顽石听徒。 互换证明还了了,何烦佛祖费工夫。 |
| 写出老僧,形容可憎。 秋生眼角,雪点眉棱。 胸次有丘壑,口头无葛藤。 功忘自据菩提座,照尽谁传般若灯。 借光施设,恰恰相应。 |
| 云水之身,丛林之人。 眉毛长盖眼,鼻孔直欺唇。 等闲西院两声错,急快云门一路亲。 不肯割城还夺璧,相如肝胆抑强秦。 |
| 顶雪抗春,目寒射人。 蓑裹江湖雨,斗浮河汉津。 拙忘机兮抱瓮,妙不传兮斲轮。 谷鸟岩华自声色,十方普现刹尘身。 |
| 秋生眉睫,雪积颠发。 见偏正之往来,得离微之出没。 閒閒霁雨之云,烂烂濯波之月。 相随来也入诸尘,妙触门门自超越。 |
| 发作残雪之白,目带深秋之寒。 春山未暖,野水无澜。 家风摩鼻孔,好事上眉端。 三世因缘兮半身而应,十方刹海兮一吸而乾。 |
| 似则不是,是则不似。 动兮行云,静兮止水。 能随缘,不堕类。 百草头上老僧,二仪已前自己。 莫将此个形骸,枉挂他人唇齿。 |
| 至微至精,无像无名。 其传也默而成,其得也虚而盈。 夜永斗柄转,秋高河汉横。 人来借问正因字,鼠粪无将污我羹。 |
| 劫壶廓空,一句圆通。 苔生玉殿,体露金风。 妙尽不知处,光回还借功。 鉴像之缘而妙触非受,谷神之应而随呼不穷。 |
| 云无心而自闲,天无际而能宽。 道无像而普应,神无虑而常安。 随之也不见去迹,迎之也不见来端。 一藏教只成赞叹,三世佛止可傍观。 烛晓堂虚,织妇转机梭路细。 水明夜静,渔老拥蓑船月寒。 |
| 万指相从作正观,出求卧席著蒲团。 恬处敛雨野云薄,湛若磨风秋水寒。 卷去犹知鼻头痛,坐来方信髑髅乾。 芦花明月阿谁事,人在江湖把钓竿。 |
| 喜喜蓬头。 达达根由。 永永誓不贪求。 渐渐归于正觉,申申燕处优游。 万万尘缘识破,专专志做持修。 遇遇风仙传口诀,疑疑涤尽更何搜。 灿灿不昏幽。 玉玉金光结,心心愿做渡人舟。 累累功成行满,真真去访瀛洲 |
| 默默灵光,堆堆坐忘。 衲僧事业,宗印文章。 应物空三世,随缘遍十方。 分身不用相回互,到处谁能作覆藏。 巍巍堂堂,炜炜煌煌。 |
| 性成而不立玄微,智诣而难分是非。 天空云澹泞,夜冷月依稀。 蝴蝶梦魂兮春昼飞而齐物,白鸥盟事兮夕阳卧而亡机。 |
| 智静用冲,道明体空。 清白转色,幽微借功。 一乘句里那回互,百草头上还疏通。 虎头之顾,牛头之融。 且痴且懒,不谋而同。 |
| 视之其夷,听之曰希。 真声真色,何是何非。 春山润而云起,秋水澄而月归。 见闻断痕而外分变化,功勋转处而内尽玄微。 |
| 天庭宽而祖宗光,地阁阔而儿孙昌。 中间鼻孔自家底,出气通快浑不妨。 坤六短,乾三长。 饱丛林汉休雌黄,今年蚕食两叶桑。 |
| 云山之姿,水月之像。 大海之容,太虚之量。 受也的的无心,应也头头离相。 随缘有照兮妙而不痕,彻底亡依兮空而不荡。 |
| 云无心而不羁,谷有应而相宜。 寂住通感,圆明了知。 性汪洋而海有受,气突兀而山不移。 百年身后所须物,问取南阳忠国师。 |
| 出入离微,偏正之机。 变通动静,杀活之柄。 飞流电火兮持林际之威权,函盖乾坤分得云门之号令。 相随百草头边,恰恰初无欠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