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漆器侈初俗,长袖喧都城。 如何古邃殿,天开垂日星。 奇奇与怪怪,惝怳不识名。 我尝阅此画,肇自齐永明。 人间务备物,未易穷丹青。 忆昨因郊丘,盛礼严天庭。 器服各异数,如此系大成。 仰瞻万乘圣,远想三代英。 虮虱容著足,鸳鹭参结綪。 西归访江梅,钧天梦初醒。 心焉感此画,眼角泫欲零。 所见恐未夥,蜀都问君平。 | 
| 还君此画不忍觑,怕忆当年分手处。 | 
| 少陵翰墨无形画,韩干丹青不语诗。 此画此诗真已矣,人间驽骥漫争驰。 | 
| 眼明三伏见此画,便觉冰霜低岁寒。 唤起生香来不断,故应不作墨花看。 | 
| 直于一丈素,写尽千里景。 云山杳杳已成秋,烟水漻漻方入暝。 君应无心得此画,我岂有言能尔咏。 | 
| 月光被中庭,竹影弄幽色。 潇潇一幅素,洒洒数茎墨。 忽然风动处,惟有月写得。 此画应入神,无言自心识。 | 
| 叠叠云山过尽,茫茫烟水安归。 还君此画三叹,閒镣江南钓矶。 | 
| 北风号枯林,寒云没西岭。 归翁雪满笠,欲渡愁日暝。 孤舟断矶下,惊浪无时静。 遂令世外人,感此画中景。 | 
| 偷造化。 秀出含章檐下。 为问花中谁可嫁。 海棠开已罢。 占了十分闲雅。 占了十分潇洒。 若使画工能此画。 九方皋相马。 | 
| 堆青积翠耸,峥嵘古寺深。 此画老钱暮年笔,真成一纸真千金。 | 
| 房山在金陵,作此画寄欧、虞二学士,二公皆留题其上。 尚书好画江南住,寄与题诗两翰林。 千古高情俱妙绝,至今春树暮云深。 | 
| 天公知君有此画,要遣题诗与当价。 故令欲雪还弄晴,尽日神机不容暇。 毫端自出右丞维,孙郎一见欣得之。 写真命意两俱盛。 | 
| ...宽画。 入门大笑挽我臂,请向中堂壁间挂。 绢阔四尺高丈余,一片雪意寒模糊。 盖因此画历岁久,坡脚破缺裁欲无。 大山小山玉相琐,树石人家无不可。 有人骑驴涉长道,有人下马呼江舸。 想其盘薄心神融,布置自与元气通。 笔势惨澹魂神泣,艺苑久矣无良工。 其上已有三人作,巢云留清与耕乐。 或情或景各其妙,我欲续之愧粗恶。 梁公梁公听我... | 
| 此画良真李伯时,形容飞动卒难诗。 但将元佑苏黄作,开卷焚香朗诵之。 | 
| 团蒲曲几自支颐,领略江山入座隅。 若使右丞知此画,定当阁笔辋川图。 | 
| 古木参天叫杜鹃,春愁浑在夕阳边。 看君此画还三叹,忆得西江上水船。 | 
| 已办香山铁石心,未妨富贵日侵寻。 荔枝黄压腰围重,琥珀红添盏晕深。 鸾镜黛眉无此画,雁行银甲有馀音。 剩呼歌舞为君寿,道眼何曾外物侵。 | 
| 采芝商山秦四皓,象戏橘中为四老。 我疑此画即其人,有时以酒陶天真。 丹青不知谁好手,作此饮态妙入神。 摩挲半世江湖眼,古锦轴中舒复卷。 细将物色辨人物,乃是晋时刘毕与陶阮。 一琴无弦横膝上,一琴团团明月样。 一人持杓坐甕边,一人手携文一编,是中必写酒德篇。 诸君伤时强自遣,曲生风味况不浅。 五胡妖气蔽神州,誓江不救中原乱。 ... | 
| 少年喜登临,两脚不惮软。 支筇上云山,得酒辄三返。 一从老将至,所向意先懒。 岂惟心事乖,要自脚力短。 不如空斋坐,此画一舒卷。 超然函丈间,意作千里远。 渔舟已逍遥,茅屋更萧散。 江干所游历,物色犹在眼。 浮生固幻景,况乃幻中幻。 低头顾吾庐,何如住山涧。 | 
| 梅花寒雀不须摹,日影描窗作画图。 寒雀解飞花解舞,君看此画古今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