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门市里梵坊通,整理重登兴未穷。 双剑风高云气压,五杉阁峻水声空。 欲抛世网离尘境,要扣禅机演祖风。 况有昔贤遗迹处,白家池上白莲中。 |
云母江边有草亭,分明见得日头生。 一村篱落更何处,此已无天只水声。 |
九州烟景杂尘埃,自爱吾庐住鹿台。 百计不如归最好,五行只可问无灾。 野园日暖花争发,贪屋春深燕自来。 王戴风流千载下,水声山色更徘徊。 |
万里聊供远眼开,檐前不尽水声哀。 朝云尚拂阳台去,羽猎曾围梦泽来。 解带欲留长日坐,倾壶难饮故人杯。 邅穷万里飘萍内,到此登临更几回。 |
佛住三朝恐爱生,人归一岁岂无情。 乡亲乡友销魂地,岷水分为陇水声。 |
红绦约束琼肌稳。 拍碎香檀催急衮。 陇头鸣咽水声繁,叶下间关莺语近。 美人才子传芳信。 明月清风伤别恨。 未知何处有知音,常为此情留此恨。 |
车马东桥绝,凉风满夕轩。 水声通沁苑,树色入夷门。 每接渊明咏,常怀仲理言。 沧洲如可约,杯酒会重论。 |
晚来江上天不分,老蛟吐气成江云。 夜半大风飘屋瓦,顷刻檐间雨如泻。 柴门紧闭不敢开,渐闻水声到床下,开门处处闻啼号,尽说浪头三尺高。 室庐漂荡无处所,妻孥大半随波涛。 江市一时为沮洳,急打行包入山去。 通衢沆漭不可行,历尽西山豺虎路。 但愿自今风雨调,无复破块与鸣条。 |
六国干戈擅霸图,先生谈笑有工夫。 不知当日纵横梦,曾识水声山色无。 |
惯见江湖贱逐臣,去寻岩穴或相亲。 不知金马曾为客,犹得铜章肯借人。 夜夜水声随枕簟,时时林色上衣巾。 题诗半在山南寺,请戒岩僧扫隙尘。 |
苍潭枯海树。 正雪窦高寒,水声东去。 古意萧闲,问结庐人远,白云谁侣。 贺监犹狂,还散迹、千岩风露。 抱瑟空游,都是凄凉,此愁难语。 莫趁江湖鸥鹭。 怕太乙炉荒,暗消铅虎。 投老心情,未归来何事,共成羁旅。 布袜青鞋,休误入、桃源深处。 待得重逢却说,巴山夜雨。 |
一派西园曲水声,水边终日会冠缨。 几多诗笔无停缀,不似当年有罚觥。 |
客怀重倚仲宣楼,白草黄云塞上秋。 山色不随尘世改,水声还抱故城流。 隙中畏景那堪玩,镜里衰颜只自羞。 多愧诗人苦相忆,远传佳句吊清愁。 |
维舟小孤下,终夜风水声。 鸡唱起推户,耿耿残月明。 四望无织云,景气穆以清。 碧山吐红日,绿树啼鸧鶊。 兹峰何娟妙,临流辣春荣。 再拜款灵宫,缅然念平生。 一役已万里,百年定何成。 隔江见彭泽,怀古有余情。 |
忆初来筠阳,风土习未稳。 家人畏山气,一日或数饭。 愁来数去期,三载若天远。 居之既累月,吏事颇云简。 山水惯可观,鸡彘肥堪馔。 却愁解印绂,夺此养疏懒。 觞咏趣滋适,不觉满铨限。 门前迎新官,槌鼓闹田阪。 顾予谢邓侯,宁有邑人挽。 水声与山光,念此违耳眼。 |
舣舟淮南望新息,天遣清淮限南北。 崎岖细路入光山,野色苍凉秋日白。 八月获稻田无水,蚱蜢群飞稻干死。 危桥绝涧闻水声,喧喧汲水争瓶罂。 昏昏落日衔远山,乌啼车辙未得闲。 县公吴生我世旧,为我烹羊酤斗酒。 灯前醉饱纷就眠,五更开门星满天。 长年他乡心惘然,远途辛勤难具言。 |
隔江招手见高亭,来谒嵩溪听水声。 纵是远公今不出,也须强起送渊明。 |
手持一枚寒水晶,十指击戛如玉鸣。 曲弹白雪阳春调,调有高山流水声。 松梢鹤唳恰夜半,寒烟寂寂风泠泠。 纸衾瓦枕冷如水,展转无梦睡不成。 起来搔首抚一阕,吟罢满山秋月明。 |
船中新热睡难成,听尽渔舟掠水声。 不分两窗窗外月,如何不为别人明。 |
湘江停瑟。 洛川回雪。 是耶非、相逢飘瞥。 云鬓风裳,照心事、娟娟出月。 翦烟花、带萝同结。 留环盟切。 贻珠情彻。 解携时、玉声愁绝。 罗袜尘生,早波面、春痕欲灭。 送人行、水声凄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