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盈盈一水不斯须,经岁相过自作疏。 坐待翔禽报佳会,径须飞雨洗香车。 超腾水部陈篇上,收拾愚溪作赋余。 信有神仙足官府,我宁辛苦守残书。 |
| 含章英落佳人睡,却月香残水部诗。 何似江南觅春信,和香先得最南枝。 |
| 土膏初脈起,东作向农时。 隐辚雷车转,霏微雨足垂。 龙蛇争奋跃,桃李渐离披。 流润先從叶,馀波更及私。 讴谣耕父喜,渗漉稻畦滋。 连夜空阶滴,愁吟水部诗。 |
| 万雪千霜。 禁持不过,玉雪生光。 水部情多,杜郎老去,空恼愁肠。 天寒野屿空廓。 静倚竹、无人自香。 一笑相逢,江南江北,竹屋山窗。 |
| 送别邗江路,梅花作暮愁。 关情何水部,回首古扬州。 雁影明寒水,冰澌涩去舟。 想应今夜宿,霜月满瓜洲。 |
| 夜色际阴霾,灯青谢客斋。 梧桐生静思,绛纬动秋怀。 小酌宁辞醉,清言不厌谐。 谁怜何水部,吟苦怨空阶。 |
| 微吟水部诗,欲续广平赋。 须是铁心人,方识花妙处。 |
| 神仙闻水部。 妙物与长生。 鼎饪元滋味,山樊好弟兄。 佳音当有象,短韵已驰兵。 试咽甘酸处,行看雪里英。 |
| 江北江南天未春,阳和先已到孤根。 斜枝冷落溪头路,瘦影扶疏竹外村。 水部未妨时遣兴,玉妃谁复与招魂。 天寒好伴罗浮醉,明月清风许重论。 |
| 六等胜如诛独柳,二张纵活亦何颜。 太师死后犹书法,水部刑章托颂间。 最忆海青投乐器,绝怜甄济隐青山。 中兴碑下奸臣惧,天道何尝不好还。 |
| 水部风流小隐居,别来眼法定何如。 雾中不见空峒子,世外空传珞琭书。 今岁紫荆簪未得,后溪黄鮓信无余。 素冠如遇文园宅,为我殷勤借子虚。 |
| 従事年来鬓似蓬,破车倦仆众人中。 作诗仅比穷张籍,得马还従老晋公。 夜起趋朝非所事,晓骑行乐定谁同。 惯乘款段游田里,怯听骎骎两耳风。 〈《张水部集》有谢裴晋公惠马诗。 〉 |
| 治出龙城守,名高水部郎。 清明人共识,风味独难忘。 骨立秦书瘦,须粘桧密香。 烹鲜师老耳,曳尾肯蒙庄。 |
| 此花不受俗人知,为汝移家亦绝奇。 至冷淡中参古意,极高明处见南枝。 栋帘相望滕王屋,风月重添水部诗。 梦入梨云香不断,有人攜笛倚阑吹。 |
| 姑射丰标惯野塘,不虞水部入佳章。 雪边未了孤山约,尽有春风一面妆。 |
| 雪后疏香一两枝。 高轩乘兴访春时。 金蕉酌酒应须醉,玉指传觞岂易辞。 嗟老大,喜追随。 南楼宵漏任迟迟。 已闻水部神仙语,更诵骑鲸短李诗。 |
| 碧崖倒影,浸一片、寒江如练。 正岸岸柳花,村村修竹,唤醒春风笔砚。 溯水舟轻轻如叶,只消得、溪风一箭。 看水部雄文,太师健笔,月寒波卷。 游倦。 片云孤鹤,江湖都遍。 慨金屋藏妖,绣屏包祸,欲与三郎痛辩。 回首前朝,断魂残照,几度山花崖藓。 无限都付窊尊,漠漠水天远。 |
| 水部张员外,中书白舍人。 曾闻三绝句,同赏曲江春。 且逐追随旧,休悲老大身。 花今千树发,有底不来因。 |
| 十年一别再从游,又见鱼书拜彻侯。 人物只今何水部,风流不减柳苏州。 白苹洲上春传语,乌鹊桥边草唤愁。 报政不应迟五月,莺花紫禁伫归舟。 |
| 玉枝横斜照清空,纤手捻香口口公。 水部无人广平去,後来我辈犹情锺。 谁喷昭华送愁绝,叫云三弄怨斜月。 径须踏雪问前村,莫待马蹄如踣铁。 春风压尽百花桥,尊前仍有董娇娆。 惜无楚客歌成雪,空有萧郎眼似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