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弱羽自清阴,行借高风入上林。 犹向齐庭一伸喙,此鸣端亦为知音。 |
万卷诗书即肯堂,儒宗气习洗膏粱。 天资问学俱前辈,须信源深流正长。 |
曾执干戈卫鲁邦,颍川家世愈芬芳。 扶疏枝叶连江浙,烜赫或名冠魏唐。 卓荦高才当企及,青精一饭故宜偿。 获通谱系诚倾盖,昭穆从斯永不忘。 |
不闻尔言久,因觉我言非。 欲得尔之善,真期尔指归。 |
数月未论心,此心觉还真。 矢以惺惺法,始终奉此身。 |
当时兴废事,说着意犹悲。 自谓水不返,谁知云解归。 十年麋鹿恨,一卷杜鹃诗。 又入离骚国,清弹霜叶飞。 |
留别诗成语更酸,谁怜索米困长安。 圣朝有意台莱咏,高士无嫌桂柏寒。 闻道新书行入奏,少陪征棹慰余欢。 一封临召君须出,出色溪光不可餐。 |
斜河炯炯雁飞飞,老却斯人天未知。 三迳秋光犹在菊,一年心事可无诗。 岁华迅似离弦箭,愁思多于盈杼丝。 寂寂空山明月里,谁拈霜竹倚风吹。 |
郡文学掾未宜卑,四七元勋所愿为。 归兴忽如忆鲈脍,閒心肯复恋皋比。 郑虔粱肉非无分,薛令桑榆竟自奇。 想见田园有余乐,时能寄我和陶诗。 |
山中寂寞无与语,陇客适从何许来。 每慨俗人言少味,宁知凡物忌多才。 关山坐隔月千里,湖海相忘酒一杯。 毕竟与渠毛羽别,窥檐群雀漫惊猜。 |
生来骨相不如人,那更心空似此君。 一见好书惟恐尽,每逢佳客怕言分。 自知原宪贫非病,莫问琴张达是闻。 吟罢不知身已老,莫教万里净无云。 |
一琴一鹤一扁舟,南北东西更九州。 一曲湖山真得计,半生交结尽清流。 |
老来无意谒侯门,自爱梅花水月村。 更拟孤山结茅屋,杖藜聊复信乾坤。 |
独冷儒官亦独清,前贤补处讵云轻。 后山三任入东观,修水七年留北京。 底用过多求美宦,自应垂后何香名。 赠言我竟无堪说,笑指篱边秋菊英。 |
箧里新诗意不传,飘蓬白发地行仙。 江南江北都看了,更往西湖一百年。 |
魁笑先生尚可痴,湖山日日有新诗。 水光云影窗三尺,雨抹晴装画四时。 |
来傍蓬莱夜读书,盂山相对是吾庐。 不妨车马自来去,一片闲心泊太虚。 |
未至无毡坐客寒,兴阑自欲早休官。 新下泽车款段马,旧逢掖衣章甫冠。 冷看群飞终可愕,真能勇退岂为难。 人生底是閒居好,心稳神清梦亦安。 |
江南江北马如飞,曾着金门羽客衣。 李泌暂游衡岳去,陈抟已请华山归。 风云万里气无敌,雨露两朝恩有辉。 偶尔江头相邂逅,细听流水十三徽。 |
当年出塞几红娃,曾共氈房看雪花。 今日湖亭霜月夜,梦中犹听撚琵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