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童年随法侣,家世本儒流。 章句三生学,清凉万里游。 云归龙沼暗,木落雁门秋。 长老应相问,传予向祖州。 |
| 白版年犹小,黄花褐已通。 若为诗思逸,早欲似休公。 迈俗多真气,传家有素风。 应须学心地,宗旨在关东。 |
| 知尔学无生,不应伤此别。 相逢宿我寺,独往游灵越。 早晚花会中,经行剡山月。 |
| 怕见世间事,削头披佛衣。 年小未受戒,会解如老师。 天与出家肠,一食斋不饥。 麻履踏雪路,与马不肯骑。 嫌我身腥膻,似我见戎夷。 彼此见会异,对面成别离。 我师文宣王,立教垂书诗。 但全仁义心,自然便慈悲。 两教大体同,无处辨是非。 莫以衣服别,到头不相知。 |
| 不肯资章甫,胜衣被木兰。 今随秣陵信,欲及蔡州坛。 野寺钟声远,春山戒足寒。 归来次第学,应见后心难。 |
| 沙弥舞袈裟,走向踯躅飞。 闲步亦惺惺,芳援相依依。 噎塞春咽喉,蜂蝶事光辉。 群嬉且已晚,孤引将何归。 流艳去不息,朝英亦疏微。 |
| 一国沙弥独解诗,人人道胜惠林师。 先皇诏下征还日,今上龙飞入内时。 看月忆来松寺宿,寻花思作杏溪期。 因论佛地求心地,只说常吟是住持。 |
| 头青眉眼细,十四女沙弥。 夜静双林怕,春深一食饥。 步慵行道困,起晚诵经迟。 应似仙人子,花宫未嫁时。 |
| 东林寺里一沙弥,心爱当时才子诗。 山下偶随流水出,秋来却赴白云期。 滩头蹑屐挑沙菜,路上停舟读古碑。 想到旧房抛锡杖,小松应有过檐枝。 |
| ...拜佛像心加尊。 稍揖皇英颒浓泪,试与屈贾招清魂。 荒唐大树悉楠桂,细碎枯草多兰荪,沙弥去学五印字,静女来悬千尺幡。 主人念我尘眼昏,半夜号令期至暾。 迟回虽得上白舫,羁泄不敢言绿尊。 两祠物色采拾尽,壁间杜甫真少恩。 晚来光彩更腾射,笔锋正健如可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