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静语与高吟,搜神又爽心。 各来依帝里,相对似山阴。 漏永星河没,堂寒月彩深。 从容不易到,莫惜曙钟侵。 |
| 关山月,营开道白前军发。 冻轮当碛光悠悠,照见三堆两堆骨。 边风割面天欲明,金沙岭西看看没。 |
| 有客微吟独凭楼,碧云红树不胜愁。 盘雕迥印天心没,远水斜牵日脚流。 千里战尘连上苑,九江归路隔东周。 故人此地扬帆去,何处相思雪满头。 |
| 多难全高节,时清轸圣君。 园茔标石篆,雨露降天文。 义激忠贞没,词伤兰蕙焚。 国人皆堕泪,王府已铭勋。 揭出临新陌,长留对古坟。 睿情幽感处,应使九泉闻。 |
| 万古巴丘戍,平湖此望长。 问人何淼淼,愁暮更苍苍。 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。 孤舟有归客,早晚达潇湘。 |
| 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 一上玉关道,天涯去不归。 汉月还从东海出,明妃西嫁无来日。 燕支长寒雪作花,蛾眉憔悴没胡沙。 生乏黄金枉图画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 |
| 山晓旅人去,天高秋气悲。 明河川上没,芳草露中衰。 此别又千里,少年能几时。 心知剡溪路,聊且寄前期。 |
| 楚乡飞鸟没,独与碧云还。 破镜催归客,残阳见旧山。 诗成流水上,梦尽落花间。 傥寄相思字,愁人定解颜。 |
| 姓字载科名,无过子最荣。 宗中初及第,江上觐难兄。 月向波涛没,茶连洞壑生。 石桥高思在,且为看东坑。 |
| 朝发宜都渚。 浩然思故乡。 故乡不可见。 路隔巫山阳。 巫山彩云没。 高丘正微茫。 伫立望已久。 涕落沾衣裳。 岂兹越乡感。 忆昔楚襄王。 朝云无处所。 荆国亦沦亡。 |
| 泬寥中秋夜,坐见如钩月。 始从西南升,又欲西南没。 全移河上影,暂透林间缺。 纵待三五时,终为千里别。 |
| 羽衣零落帽欹斜,不自孤峰即海沙。 曾为蜀山成寓迹,又因湘水拟营家。 鸣琴坐见燕鸿没,曳履吟忘野径赊。 更爱扁舟宿寒夜,独听风雨过芦花。 |
| 十五年前即别君,别时天下未纷纭。 乱罹且喜身俱在,存没那堪耳更闻。 良会谩劳悲曩迹,旧交谁去吊荒坟? 殷勤为谢逃名客,想望千秋岭上云。 |
| 龙骧校猎邵陵东,野火初烧楚泽空。 师事黄公千战后,身骑白马万人中。 笳随晚吹吟边草,箭没寒云落塞鸿。 三十拥旄谁不羡,周郎少小立奇功。 |
| 白日西边没,沧波东去流。 名虽千古在,身已一生休。 岂料文章远,那知瑞草秋。 曾闻有书剑,应是别人收。 杳杳黄泉下,嗟君向此行。 有名传后世,无子过今生。 新墓松三尺,空阶月二更。 从今旧诗卷,人觅写应争。 |
| 日没路且长,游子欲涕零。 荒城无人路,秋草飞寒萤。 东南古丘墟,莽苍驰郊坰.黄云晦断岸,枯井临崩亭。 昔人竟何之,穷泉独冥冥。 苍苔没碑版,朽骨无精灵。 俯仰寄世间,忽如流波萍。 金石非汝寿,浮生等臊腥。 不如学神仙,服食求丹经。 |
| 退身高卧楚城幽,独掩闲门汉水头。 春草雨中行径没,暮山江上卷帘愁。 几人犹忆孙弘阁,百口同乘范蠡舟。 早晚却还丞相印,十年空被白云留。 |
| 合欢叶堕梧桐秋,鸳鸯背飞水分流。 少年使我忽相弃。 雌号雄鸣夜悠悠。 夜长月没虫切切,冷风入房灯焰灭。 若知中路各西东,彼此不忘同心结。 收取头边蛟龙枕,留著箱中双雉裳。 我今焚却旧房物,免使他人登尔床。 |
| 岘山一夜玉龙寒,凤林千树梨花老。 襄阳城里没人知,襄阳城外江山好。 |
| 犬吠双岩碧树间,主人朝出半开关。 汤师阁上留诗别,杜叟桥边载酒还。 栎坞炭烟晴过岭,蓼村渔火夜移湾。 故乡芜没兵戈后,凭向溪南买一山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