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自萧关起战尘,河湟隔断异乡春。 汉儿尽作胡儿语,却向城头骂汉人。 |
| 河湟何计绝烽烟,免使征人更戍边。 尽放农桑无一事,遣教知有太平年。 |
| 少年随将讨河湟,头白时清返故乡。 十万汉军零落尽,独吹边曲向残阳。 |
| 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 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剑不西巡。 牧羊驱马虽戎服,白发丹心尽汉臣。 唯有凉州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。 |
| 边陲万里注恩波,宇宙群芳洽凯歌。 右地名王争解辫,远方戎垒尽投戈。 烟尘永息三秋戍,瑞气遥清九折河。 共遇圣明千载运,更观俗阜与时和。 |
| 捷书皆应睿谋期,十万曾无一镞遗。 汉武惭夸朔方地,宣王休道太原师。 威加塞外寒来早,恩入河源冻合迟。 听取满城歌舞曲,凉州声韵喜参差。 |
| 莫但取河湟,河湟非边疆。 愿今日入处,亦似天中央。 天子寿万岁,再拜献此觞。 |
| 弓剑不自行,难引河湟思。 将军半夜饮,十里闻歌吹。 高门几世宅,舞袖仍新赐。 谁遣一书来,灯前问边事。 |
| 广武溪头降虏稀,一声寒角怨金微。 河湟不在春风地,歌舞空裁雪夜衣。 铁马半嘶边草去,狼烟高映塞鸿飞。 扬雄尚白相如吃,今日何人从猎归。 |
| 仁圣天子神且武,内兴文教外披攘。 以德化人汉文帝,侧身修道周宣王。 迒蹊巢穴尽窒塞,礼乐刑政皆弛张。 何当提笔侍巡狩,前驱白旆吊河湟。 |
| 百战辛勤归帝乡,南班班里最南行。 弓欺猿臂秋无力,剑泣虬髯晓有霜。 千古耻非书玉帛,一心犹自向河湟。 年年宿卫天颜近,曾把功勋奏建章。 |
| 河湟父老地,尽知归明主。 将军入空城,城下吊黄土。 所愿边人耕,岁岁生禾黍。 |
| 细柳连营石堑牢,平安狼火赤星高。 岩云入角雕龙爽,寒日摇旗画兽豪。 搜伏雄儿欺魍魉,射声游骑怯分毫。 圣人唯有河湟恨,寰海无虞在一劳。 |
| 长鉟周都尉,闲如秋岭云。 取蝥弧登垒,以骈邻翼军。 百战百胜价,河南河北闻。 今遇太平日,老去谁怜君? 壮气盖燕赵,耽耽魁杰人。 弯弧五百步,长戟八十斤。 河湟非内地,安史有遗尘。 何日武台坐,兵符授虎臣? |
| 朝元下赤墀,玉节使西夷。 关陇风回首,河湟雪洒旗。 碛砂行几月,戎帐到何时。 应尽平生志,高全大国仪。 |
| 塞山行尽到乌延,万顷沙堆见极边。 河上月沉鸿雁起,碛中风度犬羊膻。 席箕草断城池外,护柳花开帐幕前。 此处游人堪下泪,更闻终日望狼烟。 贺兰山便是戎疆,此去萧关路几荒。 无限城池非汉界,几多人物在胡乡。 诸侯持节望吾土,男子生身负我唐。 回望风光成异域,谁能献计复河湟。 |
| 单于都护再分疆,西引双旌出帝乡。 朝日诏书添战马,即闻千骑取河湟。 将家难立是威声,不见多传卫霍名。 一自元和平蜀后,马头行处即长城。 朔方忠义旧来闻,尽是邠城父子军。 今日兵符归上将,旄头不用更妖氛。 |
| 少小边州惯放狂,骣骑蕃马射黄羊。 如今年老无筋力,犹倚营门数雁行。 家本清河住五城,须凭弓箭得功名。 等闲飞鞚秋原上,独向寒云试射声。 弓背霞明剑照霜,秋风走马出咸阳。 未收天子河湟地,不拟回头望故乡。 霜满中庭月满楼,金樽玉柱对清秋。 当年称意须行乐,不到天明不肯休。 |
| 河湟戍卒去,一半多不回。 家有半菽食,身为一囊灰。 官吏按其籍,伍中斥其妻。 处处鲁人髽,家家杞妇哀。 少者任所归,老者无所携。 况当札瘥年,米粒如琼瑰。 累累作饿殍,见之心若摧。 其夫死锋刃,其室委尘埃。 其命即用矣,其赏安在哉。 岂无黔敖恩,救此穷饿骸。 谁知白屋士,念此翻欸欸。 |
| ...中京。 天子金坛拜飞将,单于玉塞振佳兵。 骑射先鸣推任侠,龙韬决胜伫时英。 闻有河湟客,愔愔理帷帟。 常山启霸图,汜水先天策,衔珠浴铁向桑干,衅旗膏剑指乌丸。 鸣鸡已报关山晓,来雁遥传沙塞寒。 直为甘心从苦节,陇头流水鸣呜咽。 边树萧萧不觉春,天山漠漠长飞雪。 鱼丽阵接塞云平,雁翼营通海月明。 始看晋幕飞鹅入,旋闻齐垒啼乌声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