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关于唐朝「波」的诗词
  • 1
    [唐]

    《看花》

    ...郎过。
    谏郎不事俗,黄金买高歌。
    高歌夜更清,花意晚更多。
    饮之不见底,醉倒深红波。
    红波荡谏心,谏心终无它。
    独游终难醉,挈榼徒经过。
    问花不解语,劝得酒无多。
    三年此村落,春色入心悲。
    料得一孀妇,经时独泪垂。
  • 2
    [唐]

    《太湖诗·石板(在石公山前)》

    翠石数百步,如板漂不流。
    空疑水妃意,浮出青玉洲。
    中若莹龙剑,外唯叠蛇矛。
    狂波忽然死,浩气清且浮。
    似将翠黛色,抹破太湖秋。
    安得三五夕,携酒棹扁舟。
    召取月夫人,啸歌于上头。
    又恐霄景阔,虚皇拜仙侯。
    欲建九锡碑,当立十二楼。
    琼文忽然下,石板谁能留?
    此事少知者,唯应波上鸥。
  • 3
    [唐]

    《却望无锡芙蓉湖》

    ...镜湖秋。
    丹橘村边独火微,碧流明处雁初飞。
    萧条落叶垂杨岸,隔水寥寥闻捣衣。
    逐波云影参差远,背日岚光隐见深。
    犹似望中连海树,月生湖上是山阴。
    旧山认得烟岚近,湖水平铺碧岫间。
    喜见云泉还怅望,自惭山叟不归山。
    翠崖幽谷分明处,倦鸟归云在眼前。
    惆怅白头为四老,远随尘土去伊川。
  • 4
    [唐]

    《江城子·碧阑干外小中庭》

    碧阑干外小中庭,雨初晴,晓莺声。
    飞絮落花,时节近清明。
    睡起卷帘无一事,匀面了,没心情。
    浣花溪上见卿卿,脸波秋水明。
    黛眉轻,绿云高绾,金簇小蜻蜓。
    好是问他来得么?
    和笑道,莫多情。
    窄罗衫子薄罗裙,小腰身,晚妆新。
    每到花时,长是不宜春。
    早是自家无气力,更被你,恶怜人。
  • 5
    [唐]

    《送李观之宣州谒袁中丞赋得三州渡》

    古渡大江滨,西南距要津。
    自当舟楫路,应济往来人。
    翻浪惊飞鸟,回风起绿苹。
    君看波上客,岁晚独垂纶。
  • 6
    [唐]

    《百炼镜-辨皇王鉴也》

    百炼镜,镕范非常规,日辰处所灵且祇。
    江心波上舟中铸,五月五日日午时。
    琼粉金膏磨莹已,化为一片秋潭水。
    镜成将献蓬莱宫,扬州长吏手自封。
    人间臣妾不合照,背有九五飞天龙。
    人人呼为天子镜,我有一言闻太宗。
    太宗常以人为镜,鉴古鉴今不鉴容。
    四海安危居掌内,百王治乱悬心中。
    乃知天子别有镜,不是扬州百炼铜。
  • 7
    [唐]

    《甘雨应祈》

    春雨偶愆期,草木亦未觉。
    君侯不遑处,退食或闭阁。
    东海浪滔滔,西江波漠漠。
    得不愿身为大虬,金其角,玉其甲。
    一吸再喢,云平雾匝。
    华畅九有,清倾六合。
    使不苏者苏,不足者足。
    情通上玄,如膏绵绵。
    有叟有叟,鼓腹歌于道边。
    歌曰:“麦苗芃芃兮鶬鹒飞,日出而作兮日入归,如彼草木兮雨露肥。
    古人三乐兮,我乐多之。
    天之成兮,...
  • 8
    [唐]

    《偶题》

    ...得失寸心知。
    作者皆殊列,名声岂浪垂。
    骚人嗟不见,汉道盛于斯。
    前辈飞腾入,馀波绮丽为。
    后贤兼旧列,历代各清规。
    法自儒家有,心从弱岁疲。
    永怀江左逸,多病邺中奇。
    騄骥皆良马,骐驎带好儿。
    车轮徒已斫,堂构惜仍亏。
    漫作潜夫论,虚传幼妇碑。
    缘情慰漂荡,抱疾屡迁移。
    经济惭长策,飞栖假一枝。
    尘沙傍蜂虿,江峡绕蛟螭。
  • 9
    [唐]

    《兵部卢郎中光济借示诗集,以四韵谢之(一作》

    七子风骚寻失主,五君歌诵久无声。
    调和雅乐归时正,澄滤颓波到底清。
    才大始知寰宇窄,吟高何止鬼神惊。
    叶公好尚浑疏阔,忽见真龙几丧明。
  • 10
    [唐]

    《送中兄典邵州》

    ...到官后,重门寂寂垂高柳。
    零陵过赠石香溪,洞口人来饮醇酒。
    登楼暮结邵阳情,万里苍波烟霭生。
    他日新诗应见报,还如宣远在安城。
  • 11
    [唐]

    《送任载、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》

    洞庭非人境,道路行虚空。
    二客月中下,一帆天外风。
    鱼龙波五色,金碧树千丛。
    闪怪如可惧,在诚无不通。
    扣奇知浩淼,采异访穹崇。
    物表即高韵,人间访仙公。
    宣城文雅地,谢守声闻融。
    证玉易为力,辨珉谁不同。
    从兹阮籍泪,且免泣途穷。
  • 12
    [唐]

    《竞渡》

    ...绵复几岁,逮及羲与轩。
    炎皇炽如炭,蚩尤扇其燔。
    有熊竞心起,驱兽出林樊。
    一战波委焰,再战火燎原。
    战讫天下定,号之为轩辕。
    自是岂无竞,琐细不复言。
    其次有龙竞,竞渡龙之门。
    龙门浚如泻,淙射不可援。
    赤鳞化时至,唐突鳍鬣掀。
    乘风瞥
  • 13
    [唐]

    《桥山怀古》

    轩辕厌代千万秋,渌波浩荡东南流。
    今来古往无不死,独有天地长悠悠。
    我乘驿骑到中部,古闻此地为渠搜。
    桥山突兀在其左,荒榛交锁寒风愁。
    神仙天下亦如此,况我戚促同蜉游。
    谁言衣冠葬其下,不见弓剑何人收。
    哀喧叫笑牧童戏,阴天月落狐狸游。
    却思皇坟立人极,车轮马迹无不周。
    洞庭张乐降玄鹤,涿鹿大战摧蚩尤。
    知勇神天不自大,风后...
  • 14
    [唐]

    《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》

    天静终南高,俯映江水明。
    有若蓬莱下,浅深见澄瀛。
    群峰悬中流,石壁如瑶琼。
    鱼龙隐苍翠,鸟兽游清泠。
    菰蒲林下秋,薜荔波中轻。
    山戛浴兰阯,水若居云屏。
    岚气浮渚宫,孤光随曜灵。
    阴阴豫章馆,宛宛百花亭。
    大君及群臣,宴乐方嘤鸣。
    吾党二三子,萧辰怡性情。
    逍遥沧洲时,乃在长安城。
  • 15
    [唐]

    《梁园吟》

    我浮黄云去京阙,挂席欲进波连山。
    天长水阔厌远涉,访古始及平台间。
    平台为客忧思多,对酒遂作梁园歌。
    却忆蓬池阮公咏,因吟渌水扬洪波。
    洪波浩荡迷旧国,路远西归安可得。
    人生达命岂暇愁,且饮美酒登高楼。
    平头奴子摇大扇,五月不热疑清秋。
    玉盘杨梅为君设,吴盐如花皎白雪。
    持盐把酒但饮之,莫学夷齐事高洁。
    昔人豪贵信陵君,今人...
  • 16
    [唐]

    《乞彩笺歌》

    浣花溪上如花客,绿闇红藏人不识。
    留得溪头瑟瑟波,泼成纸上猩猩色。
    手把金刀擘彩云,有时剪破秋天碧。
    不使红霓段段飞,一时驱上丹霞壁。
    蜀客才多染不供,卓文醉后开无力。
    孔雀衔来向日飞,翩翩压折黄金翼。
    我有歌诗一千首,磨砻山岳罗星斗。
    开卷长疑雷电惊,挥毫只怕龙蛇走。
    班班布在时人口,满袖松花都未有。
    人间无处买烟霞,须知...
  • 17
    [唐]

    《和绵州于中丞登越王楼作二首》

    楼因藩邸号,川势似依楼。
    显敞含清暑,岚光入素秋。
    山宜姑射貌,江泛李膺舟。
    郢曲思朋执,轻纱画胜游。
    极目郡城楼,浮云拂槛愁。
    政成多暇日,诗思动先秋。
    远霁千岩雪,随波一叶舟。
    昔曾窥粉绘,今愿许陪游。
  • 18
    [唐]

    《六叹》

    ...香风翡翠车,清明独傍芙蓉渠。
    上有云鬟洞仙女,垂罗掩縠烟中语。
    风月频惊桃李时,沧波久别鸳鸿侣。
    欲传一札孤飞翼,山长水远无消息。
    却锁重门一院深,半夜空庭明月色。
    深院梧桐夹金井,上有辘轳青丝索。
    美人清昼汲寒泉,寒泉欲上银瓶落。
    迢迢碧甃千余尺,竟日倚阑空叹息。
    惆怅不来照明镜,却掩洞房抱寂寂。
    汉臣一没丁零塞,牧羊西过...
  • 19
    [唐]

    《酬乐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独直玩月见寄》

    一年秋半月偏深,况就烟霄极赏心。
    金凤台前波漾漾,玉钩帘下影沉沉。
    宴移明处清兰路,歌待新词促翰林。
    何意枚皋正承诏,瞥然尘念到江阴。
  • 20
    [唐]

    《采珠行》

    ...烧月明。
    海人惊窥水底火,百宝错落随龙行。
    浮心一夜生奸见,月质龙躯看几遍。
    擘波下去忘此身,迢迢谓海无灵神。
    海宫正当龙睡重,昨夜孤光今得弄。
    河伯空忧水府贫,天吴不敢相惊动。
    一团冰容掌上清,四面人入光中行。
    腾华乍摇白日影,铜镜万古羞为灵。
    海边老翁怨狂子,抱珠哭向无底水。
    一富何须龙颔前,千金几葬鱼腹里。
    鳞虫变化为...
相关诗人
相关字典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