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来嫌僻静,今渐与相安。 师友凋零尽,年时出处难。 春风双屐暖,夜雨一灯寒。 洙泗曾颜辈,何曾作好官。 |
巍巍颜鲁公,笔正心亦正。 凛凛元道州,高节抱幽贞。 |
皇宋文明,周子天畀。 不由师传,道体默契。 建图属书,以觉后觉。 上接洙泗,下开河洛。 |
子云闭门学,非愿雕虫称。 於道实有省,爵位岂所营。 洙泗嗟已远,惜不偕群英。 太玄法言书,莫诮徒拟经。 |
绿水流洙泗,青山出鲁邹。 凭高殊有兴,吊古不胜愁。 日落江花重,风生野树秋。 掀髯一长笑,不负壮年游。 |
山川长不老,人意欲如何。 霜后蒹葭健。 秋来洲渚多,河汾周旧典,洙泗鲁余波。 凄怆从陈蔡,令人涕滂沱。 |
闻道西河久服从,陶成国治蔼文风。 政缘馀泽沾洙泗,比似群侯故不同。 |
汶水连洙泗,源源有所归。 圣贤诚可仰,风俗自相违。 落叶随风舞,孤鸿破雪飞。 纷纷名利客,到此肯忘机。 |
窗前新竹净娟娟,借我风凉一榻眠。 试问庄周说鹏鷃,何如洙泗举鱼鸢。 |
陶山读书处,景物自天成。 幽涧菁莪盛,高冈彩凤鸣。 雨余山色秀,云净月华明。 静听寒泉响,潺潺洙泗声。 |
刊除浮习语丁宁,洙泗馀风刮地清。 孔李通家争几许,当时独未作门生。 |
洙泗三千众,何人得正传。 省身有曾子,克己独颜渊。 |
溪流静阅成签书,未许传讹杂鲁鱼。 洙泗渊源应出活,宫墙高大独生虚。 乾坤容我承三极,造化凭谁托一嘘。 从此已知身即道,便便熟路驾轻车。 |
天风吹尽蔽空云,叠嶂层峦势吐吞。 铁笛声沉人换世,幔亭宴罢竹生孙。 崑阆境界烟霞窟,洙泗源流道义门。 分治优游公事了,溪山佳处共清尊。 |
诸老鸣靴日上朝,有人幽处厌喧嚣。 江乡十月稻成熟,茅屋一灯山寂寥。 天不与生犀插脑,人今能风宝围腰。 从吾所好宁相误,洙泗坛荒有玉条。 |
洙泗诸生尊所闻,岂容兀者亦中分! 焚经竞欲愚黔首,亡史谁能及阙文? 吾道固应千古在,几人虚用一生勤? 世间倚相何曾乏,会与明时诵典坟。 |
寻流溯江汉,矫首望河汾。 惠风霭四野,上有洙泗云。 慷慨眷怀慕,旷世不可群。 归来长叹息,篝灯理遗文。 亦有二三策,末由播清芬。 高山徒仰止,微言竟谁闻。 ¤ |
千载河汾两夫子,一家洙泗几生徒。 长堂房社俱先达,还许程元后至无。 |
一抔如五岳,永古此幽宫。 天朗林原气,川流洙泗风。 奠椒溯思处,瞻楷不言中。 万载读书者,水源木本同。 |
经书满腹中,吾识广川翁。 年老甘无位,家贫懒发蒙。 人归洙泗学,歌盛舞雩风。 愿接诸生礼,三年事马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