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珠宫梁柱太平年,福地从知接洞天。 曲槛一峰飞怪石,幽亭三峡迸流泉。 骊龙睡重时方旱,白鸥归来客欲仙。 殿上红云西日映,此身如在玉皇前。 |
| 天柱峰高万壑分,故留九锁限尘棼。 泉飞窗牖长为雨,日上冈峦半是云。 洞擘阴崖通远岫,石生暗晕作奇纹。 圣朝每为民祈福,绝笈求仙汉代君。 |
| 天柱峰头一振衣,云开岩路雨晴时。 登临欲访神仙事,纪述都无汉晋碑。 拍手数声龙井跃,篝灯一鉴洞天奇。 林间安得栖身处,欲炼金丹饵玉芝。 |
| 杖藜随步到琼宫,满目幽奇景莫穷。 山锁九层虽阴远,洞庭五处自相通。 侵云天柱笼朝雾,傍水清阴弄晚风。 可惜春禽啼晓月,又催行李过江东。 |
| 山势逶迤九锁分,洞天终自异人群。 君王在昔曾游幸,故老犹今述见闻。 瀑溅鹤衣明似雪,气蒸龙穴暗成云。 梦回髣髴鸣笙磬,定有游仙拜老君。 |
| 大涤云深日月迟,羽人曾作帝王师。 鼎中绛雪成千日,岩下幽花占四时。 玉仗已乘鸾鹤去,青山难使鬼神移。 人间万事惟间好,山顶诛茅待几时。 |
| 天柱古名山,形势友利狱。 神人巢其巅,咳唾半天落。 日昼见云旗,清夜闻笙鹤。 花源或流红,仙禽犹捣药。 长歌不可见,清风洒寥廓。 |
| 玄冥相我作山行,卷却重阴放晓晴。 但见峰峦互扃锁,不见宫阙隐峥嵘。 云根洞穴篝灯入,井底波澜抚掌生。 唤客入山还送客,淙琤犹记石泉声。 |
| 新晴草木翠光流,麦陇清和四月秋。 巽二风来山发冷,阿香雷过馨声幽。 杜鹃閧枕催归去,丁鹤攀辕欲借留。 半夜忽闻岩壑响,小诗调戏鬼神愁。 |
| 百坛风冷露华凝,群玉峥嵘族画屏。 水赤久传丹作井,山高时借翠为庭。 鹤迎仙驭迷三岛,云入洞天朝百灵。 回首武陵归去路,碧桃零落晚峰青。 |
| 山锁清溪溪锁峰,溪光山色两怡融。 松枝点滴衣夹雨,云叶飘扬岩际风。 玉室金堂端好坐,石坛乳窦自相通。 我生已幸尘缘薄,拟结茅庐天柱东。 |
| 掣开九锁谒琳宫,物色真仙剑履踪。 一朵云根生老涧,千寻天柱压群峰。 功名秘略求黄石,呼吸微言斅赤松。 我是康庐倦游客,朅来犹爱翠云重。 |
| 上帝高居愍世顽,故留琼馆在凡间。 青山九锁不易到,作者七人相对闲。 (《论语》云作者七人矣,今监宫凡七人。 )庭下流泉翠蛟舞,洞中飞鼠白鸦翻。 长松怪石宜霜鬓,不用金丹苦驻颜。 |
| 蛟鳄谗波偶脱身,洞霄真境浣妖氛。 未妨贳酒余杭姥,重与题诗大涤云。 何自玉关休战鼓,傥容琼馆秦炉熏。 第忧负愧麑裘老,驯虎岩前有勒文。 |
| 曜相偏羸足力强,不辞複岭与重岗。 未穷仙隐千年迹,先炷宸游一瓣香。 诗得好题难驻笔,酒逢佳趣便飞觞。 梦回彷佛前身事,却认金庭是故乡。 |
| 乔松苍竹带烟霏,木拱彤檐蔼翠微。 虚谷玲珑遗凤响,行云蒙密护龙归。 繁花结绣迷樵径,灵飘药香满客衣。 更欲搘筇遍诸顶,可怜无策驻残晖。 |
| 宿雨顽云拨不开,紫霄佳处访楼台。 青山九锁固奇甚,古洞一深如此哉。 拔地千林俱秀润,擎天一柱最崔嵬。 出山爽气尚相属,数里清溪送我回。 |
| 久知灵境无缘到,今被春风引得来。 上帝殿头闻雨过,仙人石面欠花开。 便烧沈水礼三拜,快引流霞釂一杯。 落日断霞催去紧,掉巾只等白鸦回。 |
| 委委曲曲山九锁,巍巍堂堂天一柱。 灵官跨龙山洞来,仙人驱虎载箬去。 泉流两山鸣玦,夜坛星辰可手摘。 世间何限真人祠,身未尝到衔空结。 一日来游岂偶然,草中更识天荷叶。 |
| 仙翁曾播植,琼圃尚敷荣。 春日祥光满,秋风瑞实成。 黄精宜益寿,萱草足忘情。 候采灵芝服,还应羽翼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