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冷花疎蕊竹间横,浅薄笼烟淡作晴。 怊怅野桥春水断,几回相见不分明。 |
| 浅薄虽顽朴,其如近笔端。 低心蒙润久,入匣更身安。 应念研磨苦,无为瓦砾看。 傥然仁不弃,还可比琅玕。 |
| 高堂光禄心刘向,未托孤前亦已知。 争奈九龙规太大,不堪浅薄武皇基。 |
| 闲看秋水心无事,卧对寒松手自栽。 庐岳高僧留偈别,茅山道士寄书来。 燕知社日辞巢去,菊为重阳冒雨开。 浅薄将何称献纳,临岐终日自迟回。 |
| 八年前识兹山面,今日幽盟许重寻。 乱石悬崖僧易少,疏林浅薄寺难深。 流泉药得何人病,绝壁灵通古佛心。 老我泊然元会得,俯空一笑晚风临。 |
| 中官促召走双骖,诏许从游圣泽覃。 历览仙山瞻凤阁,径行禁籞识龙潭。 万方宁谧宜游豫,一曲升平乐宴酣。 浅薄承恩愧无补,原歌风雅继周南。 |
| 谬入金门侍玉除,烦君问我意何如? 蟠木讵堪明主用,笼禽徒与故人疏。 苑花似雪同随辇,宫月如眉伴直庐。 浅薄求贤思自代,嵇康莫寄绝交书。 |
| 酣春青镜里。 照晴波明眸,暮云愁髻。 半绿垂丝,正楚腰纤瘦,舞衣初试。 燕客飘零,烟树冷、青骢曾系。 画馆朱楼,还把清尊,慰春憔悴。 离苑幽芳深闭。 恨浅薄东风,褪花销腻。 彩箑翻歌,最赋情、偏在笑红颦翠。 暗拍阑干,看散尽、斜阳船市。 付与金衣清晓,花深未起。 |
| 盆池清浅薄苔封,弱竹丛丛个影重。 残帙有芸犹被蠹,空阑无蕊亦招蜂。 西山郁郁蓁蓁气,讲阁朝朝暮暮钟。 箬叶数筐书尺五,<山介>茶新寄自吴侬。 ¤ |
| 大梁国南门,馹骑方腾趋。 波波一何急,蛮寇围番禺。 番禺本无备,前赖魏大夫。 大夫筑子城,今得守以须。 兵虽不满万,闭壁堪指呼。 老幼转木石,壮健操矛弧。 廪库得以完,日月不易图。 城中旧无井,魏凿安辘轳。 魏由飞语去,不使立外郛。 古称时有待,浅薄皆谓纡。 曲突与烂额,看取报功殊。 |
| 山花山开春未归,春归正值花盛时。 苍然老树昔谁种,照耀万朵红相围。 蜂藏鸟伏不得见,东风用力先嘘吹。 追思前者叶盖地,万木惨惨攒空枝。 寒梅数绽少颜色,霰雪满眼常相迷。 岂如此花开此日,绛艳独出凌朝曦。 为怜劲意似松柏,欲搴更惜长依依。 山榴浅薄岂足比,五月雾雨空芳霏。 |
| 香袅红霏,影高银烛,曾纵夜游浓醉。 正锦温琼腻。 被燕踏、暖雪惊翻庭砌。 马嘶人散后,秋风换、故园梦里。 吴霜融晓,陡觉暗动偷春花意。 还似。 海雾冷仙山,唤觉环儿半睡。 浅薄朱唇,娇羞艳色,自伤时背。 帘外寒挂澹月,向日秋千地。 怀春情不断,犹带相思旧子。 |
| 思撩人,醉捻花枝,倚声成句
晴丝罥蝶,暖蜜酣蜂,重檐卷春寂寂。 雨萼烟梢,压阑干、花雨染衣红湿。 金鞍误约,空极目、天涯草色。 阆苑玉箫人去后,惟有莺知得。 余寒犹掩翠户,梁燕乍归,芳信未端的。 浅薄东风,莫因循、轻把杏钿狼藉。 尘侵锦瑟。 残日绿窗春梦窄。 睡起折花无意绪,斜倚秋千立。 |
| 盖世英华更有谁,赋成传写遍坤维。 名科累中求贤日,苦节高标守郡时。 楼上叫云秋鼓角,林间宿鹤夜旌旗。 征归诏下应非久,德望人情在凤池。 碧山曾共惜分阴,暗学相如赋上林。 到此敢逾千里恨,归家且遂十年心。 疏愚只怯膺门险,浅薄争窥孔室深。 一顾傥怜持苦节,更令何处问升沉。 |
| 香炧灯残意万重,与君共忆远游踪。 尺书不到经春雁,樽酒相逢话夜钟。 风动栎枝翻暗鹊,雨深沙井响鸣蛩。 自惭浅薄谁招隐,尚掩丘樊学卧龙。 |
| 我年五十七,荣名得几许。 甲乙三道科,苏杭两州主。 才能本浅薄,心力虚劳苦。 可能随众人,终老于尘土? 我年五十七,归去诚已迟。 历官十五政,数若珠累累。 野苹始宾荐,场苗初絷维。 因读管萧书,窃慕大有为。 及遭荣遇来,乃觉才力羸。 黄纸诏频草,朱轮车载脂。 妻孥及仆使,皆免寒与饥。 省躬私自愧,知我者微之。 永怀山阴守,... |
| 我生纪历三逢申,久矣只影谁为亲。 恋彼溪山意已在,举止晚友君子人。 言论道德归大醇,葑菲不采颜色温。 买羊一见慰饥渴,载酒三就忘辛勤。 今朝好语几盈门,排攒炫晃惊童孙。 字向纸上欲翻舞,句生妙处增清新。 推窗更沃嗫嚅口,便觉四体陶然春。 嗟予从此毋多作,君方袖手韬奇略。 诗坛行即拜将军,更谓小儿多浅薄。 |
| ...村团未遍,方田讼牒纷如雨。 尔来手实降新书,抉剔根株穷脉缕。 诏书恻怛信深厚,吏能浅薄空劳苦。 平生学问止流俗,众里笙竽谁比数。 忽令独奏凤将雏,仓卒欲吹那得谱。 况复连年苦饥馑,剥啮草木啖泥土。 今年雨雪颇应时,又报蝗虫生翅股。 忧来洗盏欲强醉,寂寞虚斋卧空aa8。 公厨十日不生烟,更望红裙踏 |
| ...千大落。 天生周与程,得手始撑拓。 百年复考亭,体用遂磅礴。 精密洗粗疏,深厚驱浅薄。 款郤靡不周,混沌元无凿。 谁家不藏书,心目迷博约。 身为行秘书,所迁常迷错。 考亭三十匣,独为百川壑。 万善始有条,列圣元非昨。 千派得一原,灵龟不劳灼。 卷帙浩无边,要处自如跃。 岁月荒苔生,风雨惟丹艧。 翁死六十年,辄起人哀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