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一管妙清商,纤红玉指长。 雪藤新换束,霞锦旋抽囊。 并揭声犹远,深含曲未央。 坐中知密顾,微笑是周郎。 |
| 彩凤鸣朝阳。 玄鹤舞清商。 瑞此永明曲。 千载为金皇。 |
| 轻轻制舞衣,小小裁歌扇。 三月柳浓时,又向津亭见。 垂泪送行人,湿破红妆面。 玉指袖中弹,一曲清商怨。 |
| 金鼓声阑剑戟收,使君回上雅歌楼。 樽前一节清商曲,销尽穷边万里愁。 |
| 种梧待鸾凤,鸾凤不来宿。 梧生日夜长,岁华如飞镞。 凉风一夕厉,露叶消初绿。 岂乏爨下音,摧残比众木。 我愿裁为琴,寄君清商曲。 ¤ |
| 深愧衰残蒲柳姿,忽思同眺万山时。 各将谷雨崖烟写,独许溪鸥野鹭知,两载再逢怜我老,五更不寐和公诗。 愿闻事丛如房杜,一曲清商自尉迟。 |
| 清商一曲远人行,桃叶津头月正明。 此是开元太平曲,莫教偏作别离声。 |
| 天低日暮。 清商一曲行人住。 著人意态如飞絮。 才泊春衫,却被风吹去。 朝期暮约浑无据。 同心结尽千千缕。 今宵魂梦知何处。 翠竹芭蕉,又下黄昏雨。 |
| 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 交疏结绮窗,阿阁三重阶。 上有弦歌声,音响一何悲! 谁能为此曲? 无乃杞梁妻。 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。 一弹再三叹,慷慨有余哀。 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 愿为双鸿鹄,奋翅起高飞。 |
| 旧日衣冠说开林,风流曾不减山阴。 百年人物千山秀,万里功名天下心。 族姓人人夸盛事,溪山处处称高吟。 后生欲听清商曲,莫学无弦只抚琴。 |
| 云闲晚溜琅琅。 泛炉香。 一段斜川松菊,瘦而芳。 人如鹄,琴如玉,月如霜。 一曲清商人物,两相忘。 |
| 西北有高楼,上与浮云齐。 交疏结绮窗,阿阁三重阶。 上有弦歌声,音响一何悲! 谁能为此曲,无乃杞梁妻。 清商随风发,中曲正徘徊。 一弹再三叹,慷慨有余哀。 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。 愿为双鸿鹄,奋翅起高飞。 |
| 细骨轻躯不耐风,春来帘幕怕朝东。 人间玉宇三山隔,天上银河一水通。 眉晕浅颦横晓绿,脸销残缬腻春红。 冰弦莫奏清商曲,满地霜华泣翠蓬。 ¤ |
| 一夜金风,吹成万粟,枝头点点明黄。 扶疏月殿影,雅澹道家装。 阿谁倩、天女散浓香。 十分熏透霓裳。 徘徊处,玉绳低转,人静天凉。 底事小山幽咏,浑未识清妍,空自情伤。 忆佳人、执手诉离湘。 招蟾魄、和酒吸秋光。 碧云日暮何妨。 惆怅久,瑶琴微弄,一曲清商。 |
| 肩舆已弃蹑风骓,旧物犹存杨柳枝。 一曲清商近尤好,五陵豪气未全衰。 |
| 柳颦花困,把人间恩怨,尊前倾尽。 何处飞来双比翼,直是同声相应。 寒玉嘶风,香云卷雪、一串骊珠引。 元郎去后,有谁着意题品。 谁料浊羽清商,繁弦急管,犹自余风韵。 莫是紫鸾天山曲,两两玉童肩并。 白发梨园,青衫老传,试与留连听。 可人何处,满庭霜月清冷。 |
| 越客本浩荡,秦筝何激扬。 浮亭子夜月色古,一曲万籁鸣清商。 初闻楚调声激烈,志士报仇思饮血。 再闻宫音如扣钟,鲁生揖让何雍容。 清和变调有如此,侠客闻之心欲死。 银甲弹来更嫣然,金鱼脱却浑轻尔。 吾闻锦瑟五十弦,湘灵夜鼓声凄然。 遂令帝子剖其半,遗音尚有秦人传。 秦音楚调声虽异,今古由来同一致。 燕市谁知击筑心,吴门孰识吹箫... |
| ...头权设酒。 有酒便堪酬酒徒,白头能傍酒家胡。 人间何许快意事,大叫一掷成枭卢。 清商旧谱新声续,还唱江南《采菱曲》。 曲声半落风雨边,人影蹒跚灭华烛。 今人之乐乐未央,古人一往谁能将。 我怀古人色凋丧,出门空觅江都相。 荒丘野蔓谁家宫,玉钩斜上吹 |
| ...补诗亡。 追思每叹息,浩歌徒慨慷。 虽无铜水池,想见金芝芳。 属此乐大予,遍之署清商。 是邦故俎豆,夫岂数乐浪。 能唱襄阳曲,不减大堤倡。 助我饮在泮,惭君并游梁。 临波揽芙蓉,翠叶以为觞。 酌酒满贮之,如挹白露光。 放杯且勿遽,更当谋乐方。 左右嗟未省,旁观犹堵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