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怜多病趁朝稀,合引朱轓东路归。 名姓未通丹陛下,梦魂已过浙江飞。 人生如意即为乐,世事惊心渐觉非。 正是春风催酒熟,蝤蛑霜饱蛤蜊肥。 |
枝头风势渐小。 看暮鸦飞了。 又是黄昏,闭门收返照。 江南人去路缈。 信未通、愁已先到。 怕见孤灯,霜寒催睡早。 |
景阑昼永,渐入清和气序。 榆钱飘满闲阶,莲叶嫩生翠沼。 遥望水边幽径,山崦孤村,是处园林好。 闲情悄。 绮陌游人渐少。 少年风韵,自觉随春老。 追前好。 帝城信阻,天涯目断,暮云芳草。 伫立空残照。 |
扁舟三峡备艰难,幸脱风波魄未安。 山已陵夷成赔嵝,水无约束渐瀰漫。 半天堤柳垂人暖,满地江梅怯岁寒。 坎坷一生何所用,它年湖海一渔竿。 |
温公早岁侍天章,万里西来漕益昌。 讲学于时资友镇,留题到处著男光。 春秋比较年相似,诗礼渐摩日正长。 发策决科自馀事,要须器业踵前芳。 |
潦退蛟螭不可逃,溪潭清澈见秋毫。 欲霜日射西山赤,渐冷天腾北极高。 秀色更浓唯竹柏,孤根先动是蓬蒿。 感时一抚青萍叹,马踏西风气自豪。 |
盛德方迎木,柔风渐布和。 省耕将效驾,击坏已闻歌。 |
苔染衡门绿有钱,不堪风月渐凄然。 蛩声乍出斜阳外,山色初来落木边。 扫叶偶窥栽菊地,卷帘因作捣衣篇。 故人南北新髭长,昨夜高怀雨滴蝉。 |
朱颜青绶忆秦淮,白鹭洲疑鳌驾来。 侧畔交游欣作者,中间赓和负康哉。 新春渐觉风光好,陈迹时将日记开。 惟有诗情不如昔,旁观抚掌倒绷孩。 |
春色将阑,莺声渐老。 红英落尽青梅小。 画堂人静雨蒙蒙,屏山半掩余香袅。 密约沉沉,离情杳杳。 菱花尘满慵将照。 倚楼无语欲销魂,长空黯淡连芳草。 |
默坐深闺思有余,霜威渐觉袭衣裾。 青绫被冷无鸳梦,紫塞天寒断雁书。 竹叶舞风侵户响,梅花和月上窗虚。 双蛾争似庭前柳,腊尽春来忽又舒。 |
不到青州已月馀,麴生风味近何知。 东坡杯小君应怪,北海樽空客渐稀。 奇士正堪来间字,凝人那复肯还书。 分田种术嗟何晚,独盼庭柯望白衣。 |
能为孝义复为文,惟有君家事渐新。 旌表已迎金殿敕,子孙常宴杏园春。 亲情广阔追随大,鼓笛喧胜嫁娶频。 更置书堂书万卷,不辞延待四方人。 |
归一岂应针以返,要言湛谛滓淤淘。 大知直截揣摩渐,积执冥迷厌离劳。 目睫古人曾致论,根尘当念勿喧嚣。 主张名教殚才智,王霸蟠煎火上膏。 |
转首黄牛百里西,便风不断满归旗。 青山随客岂辞远,白浪催船常恐迟。 多米渐闻荆渚近,故宫欲问楚人知。 今朝共话平安喜,更得长鱼伴晚炊。 |
高居终日掩斋扉,幽事常多俗事稀。 露重丛篁时自泻,风高脱叶有先飞。 秋衣渐制闻砧杵,社肉初分谢蕨薇。 却笑老身闲不得,一灯明灭乱书围。 |
吴中秋晚气犹和,疾竖其如此老何? 鸟语渐稀人睡美,木阴初薄夕阳多。 扫园日日成幽趣,抚枕时时亦浩歌。 车辙久空君勿叹,文殊自解问维摩。 |
秦川不得却归耕,奉诏年来在楚城。 孤寺残钟催夕照,汀洲疏苇送秋声。 西风独起湖山思,久客应知寂寞情。 野鹤渐无惊弋意,对人孤立水烟平。 |
久使西南此召还,鹿头东去渐云山。 莫嫌策马经烧栈,正好题诗到散关。 财利文书犹络绎,边防田地已朱殷。 奇谋不吐将何用,况是归临咫尺颜。 |
小庭幽圃绝清佳,爱此常教放吏衙。 雨后双禽来占竹,秋深一蝶下寻花。 唤人扫壁开吴画,留客临轩试越茶。 野兴渐多公事少,宛如当日在山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