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山之岑岑,横绝东南天。 大江之汤汤,洲渚相钩连。 山水两中间,君家之故园。 忆昨别此去,春风初破年。 归来已秋节,登览恍依然。 万里一转蓬,四时真蜕蝉。 退无环堵宫,长逐车与船。 风景日愈佳,尘埃日缠绵。 人事正浩荡,徙劳赋归田。 |
西望沙羡东秣陵,湓江中道是归程。 柳阴系缆人归后,频有黄鹂三四声。 |
想归归未得,悔醉醉还频。 不料湓江上,题诗送晚春。 |
琴书湓浦担,风雪贵池船。 问酒临津醉,添衣入驿眠。 渔翁寒补网,邻女夜调弦。 何日齐山去,寻僧学说禅。 |
借宅星江上,山南已遍寻。 犹馀湓浦路,未快白公心。 属国陈三表,归帆拂二林。 远师堂上酒,可以恣狂吟。 |
霁月光湓浦,吟风归洛京。 迥无纤霭翳,千古识真清。 |
今日富川滨,後夜湓江岸。 千里西湖指顾间,未怕新年换。 再见复何时,此意凭吟管。 应有新诗当尺书,日望南来雁。 |
豪结交游三十年,暮年识子海霜边。 江西析派诗同社,鸿宝传家子已仙。 无用白须甘我老,有才青眼望谁怜。 譬如飘泊湓城下,篁竹萧疏无管弦。 |
跨县连州几叠山,为君题作小潼关。 江湖不得长耕钓,尘土别为屡往还。 渐入长效趋坦荡,却从平地望孱颜。 何当轻骑重登险,指点湓城夕照间。 |
头上同云密布饶,湓江门外揖华镳。 舟穿苦竹黄芦去,帽任回风急雪飘。 踪迹几年怀玉石,江山一夜变琼瑶。 旁人莫讶吟穷返,慷慨殊胜过灞桥。 |
邂逅湓江口,方知叔父亲。 荣华才一梦,奄忽几千春。 白玉沾何晚,精金缎愈真。 耆年所宜得,天苦夺斯人。 |
蓬蒿今日想纷披,冢上秋风又一吹。 妙质不为平世得,微言唯有故人知。 庐山南堕当书案,湓水东来入酒巵。 陈迹可怜随手尽,欲欢无复似当时。 |
西浙东江昔袂分,洪都湓浦忽相闻。 才看陶令门前柳,却忆滕王阁上云。 何处鱼蛮能避役,无边鲸海尚行军。 诗书胸次堪筹国,定不专凭柱后文。 |
春风湓浦驻行轩,独许愚儒夜叩关。 六路方迎新遣使,五年犹念旧登门。 薄缘未许南楼分,归梦唯惊丙夜魂。 幸自秋江好天色,一帆风月际真源。 |
平分敏手。 更觉山城小。 聊岸帻,时舒啸。 当年湓浦月,偏照香山老。 头未白,而今半百才逾九。 共说东园好。 问春余多少。 红药晚,金沙早。 花须风日耐,人看功名久。 催洗盏,对花一笑为君寿。 |
五月江南行,南风江恶溯。 乘潮虽有信,不过湓城去。 船经香炉峰,峰前须暂住。 三年少尹劳,始得看瀑布。 到官未必闲,举察忧财赋。 回思庐山傍,尘土已生虑。 尚存滕王阁,无忘一登顾。 |
一叶西归老倦翁,高楼突兀记推蓬。 景随湓浦江山改,人与香山岁月同。 异世剖符传事比,出门合辙见诗工。 我来君去如鸿燕,休叹长安自力穷。 |
梧楸初谢楚天凉,亲见腰间换印囊。 渔浦雾浓沈叠鼓,湓江风急下危樯。 帝城云表瞻龙首,故国星边认剑光。 退食斋中多燕喜,暖泉春酿泛瑶觞。 |
冷截龙腰,偷拿鸾爪,楚山长锁秋云。 梅华未落,年年怨入江城。 千嶂碧,一声清。 杜人间、儿女箫笙。 共凄凉处,琵琶湓浦,长啸苏门。 当时低度西邻。 天澹阑干欲暮,曾赋高情。 子期老矣,不堪带酒重听。 纤手静,七星明。 有新声、应更魂惊。 梦回人世,寥寥夜月,空照天津。 |
雨沐风梳,正梅柳、弄香逞色。 谁忍听、送君南浦,阳关三叠。 玉节前驱光照路,金杯争劝愁生席。 泛锦樯、西去若登仙,乘槎客。 春有意,寒无力。 和风满,洪波息。 笑庐峰湓浦,旧游陈迹。 昔日蜚声台柏劲,他年坐对堂槐密。 想轺车、不待政成时,追锋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