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国虽褊小亦封除,疏奉仙灵意气馀。 犹有黄冠说前日,开元曾是天下书。 |
| 雨逐西风遍野蹊,翠林深密石桥迷。 杜鹃不识春归尽,尚送余寒著处啼。 |
| 日落古山净,云归北崦昏。 老僧方在定,童子不譍门。 伏虎知慈力,灵禽演法言。 槛前泉数斛,清澈是心源。 |
| 南齐事迹已销沉,曾立苔碑记古今。 一老出泉犹抚掌,此僧演法欲传心。 树头龙过家家雨,池面鱼游尾尾金。 行客不须閒照影,要知泽物溥春霖。 |
| 东皋尊者隐郊墟,小小屠苏睹史居。 切柏代香朝演法,卷帘进月夜抽书。 村园果熟秋霜后,花径苔生宿雨余。 心境两忘诸幻灭,更于何处觅真如。 |
| 掩室昔宴居,冥心遗万化。 菡萏本无染,纷华共高谢。 夜禅杉月落,晨斋庭鸟下。 栋间云气浮,地面秋香诧。 演法辞故栖,幽踪贲寒野。 蜡屐此同游,愿结宗雷社。 |
| 海舟名普慈,吴郡海虞钱氏子。 世业儒,出家破山寺。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,付以法偈,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。 三十年不过湖。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,亲承万峰祖印,遂往叩。 旬日大悟,遂居东明演法,为万峰法嗣。 景泰元年,示寂,全身塔在东明左侧。 有《颂古诗》行世。 |
| 寻源路不迷,绝顶与云齐。 坐引群峰小,平看万木低。 双林春色上,正有子规啼。 嵌空横洞天,磅礴倚崖巘。 宛如虹势出,可赏不可转。 真兴得津梁,抽簪永游衍。 羽客无姓名,仙棋但闻见。 行看负薪客,坐使桑田变。 怀古正怡然,前山早莺啭。 稽首期发蒙,吾师岂无说。 安禅即方丈,演法皆寂灭。 鸣磬雨花香,斋堂饭松屑。 |
| ...横八寸名紫珍。 涂以金膏傅珠粉,碧光绛气连属日月含天庭。 又闻西方圣者释迦子,只林演法导群生。 祥光自顶涌不尽,三千世界合作一色白月明。 今之奇光异色无乃是,不然安得有此瑞彩突兀来峥嵘。 天公有妙手,变化谁能名。 忽从青青现有象,还复槁灭归无形。 遗烬尚足泽 |
| ...年五十八。 对之竟颓然,百事付华发。 买舟系篱傍,一日来告别。 挽之不肯留,径山演法切。 佛法果何如,请师为指诀。 俯首无一言,苦欲相泯灭。 余漫述所闻,此法本无缺。 山河连大地,鸟兽暨鱼鳖。 抽至一蠛蠓,中含大千阔。 试即此身求,万象皆森列。 声色臭味等,六根能剖决。 阿谁使之然,未可计巧拙。 盍亦返故乡,子细自披抉。 ... |
| 标心之梵宇,运想入仙洲。 婴痼乖同好,沈情阻若抽。 叶落乍难聚,情离不可收。 何日乘杯至,详观演法流。 |
| 一别潍阳过十载,天涯历遍西戎。 归来燕国住仙宫。 立言明祖教,演法继师踪。 天意如何非易测,人情到了难穷。 予心本自爱疏慵。 却教居海北,未许过山东。 |
| 峥嵘彻倒景,刻峭俯无地。 勇进攀有缘,即嶮恐迷坠。 窅然丧五蕴,蠢尔怀万类。 实际罔他寻,波罗必可致。 南山缭上苑,祇树连岩翠。 北斗临帝城,扶宫切太清。 餐和裨日用,味道懿天明。 绿野冷风浃,紫微佳气晶。 驯禽演法要,忍草藉经行。 本愿从兹适,方知物世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