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庆云十六升龙样,国老元年密赐来。 披拂龙纹射牛斗,外家英鉴似张雷。 |
| 盛德元勋绝等伦,麟符虎节冠宗臣。 灵椿上古身千载,一柱明堂力万钧。 伐叛豹韬威尚凛,刊名金鼎铸来新。 风谣四海占贤相,笑咏山川是主人。 万里山河供气概,九秋鵰鹗入精神。 光华稷契无穷誉,强健乔松不老身。 坐锁熊罴瞻绣衮,燕居松鹤伴纶巾。 只应便是神仙事,方丈蓬莱却未真。 |
| 云汉成章湛露晞,都门宴饯羽觞飞。 谢安不复东山去,争似阿衡得谢归。 |
| 相国东郊迓帝师,油幢交映碧参差。 都人共喜安舆到,正是余花可惜时。 |
| 地僻诛茅后,堂幽搆厦馀。 谁知冶城望,更作傅岩居。 净供香厨饭,真籤蕊笈书。 因公高世想,转忆旧田庐。 |
| 乘舆斋祭甘泉宫,遣使骏奔河岳中。 谁与至尊分旰食,北门卧镇司徒公。 微风不动天如醉,润物无声春有功。 三十余年霖雨手,淹留河外作时丰。 |
| 小团品外众茶魁,宅相分从宰相来。 南省同僚得传玩,朵颐终日味山雷。 |
| 都门秋色满旌旗,祖帐容陪醉御卮。 功业特高嘉祐末,精神如破贝州时。 匣中宝剑胜霜锷,海上仙桃压露枝。 昨日更闻褒诏下,别刊名姓入烝彝。 |
| 玉符初解自逍遥,暂驾安车近九霄。 无限高名齐少室,不言休绩在三朝。 好披云氅呼辽鹤,忽把仙巾换汉貂。 御苑清明开特燕,莫辞仙醴劝金蕉。 |
| 都门秋色满旌旗,祖帐容陪醉御卮。 功业迥高嘉祐末,精神如破贝州时。 匣中宝剑腾霜锷,海上仙桃压露枝。 昨日更闻褒诏下,别看名姓入烝彝。 |
| 祖燕催移玉殿班,都人齐向苑傍看,古来少有三师退,天下曾将大器安。 绿野春深花更好,石楼夜午月应寒。 尘埃抖擞无余事,却忆磻溪旧钓竿。 |
| 勋业文章各致身,精神未易写丹青。 八明三百年间事,付与承明著作廷。 |
| 四登台衮垂三纪,三镇神崧第二春。 会老特过丞相阁,开筵仍具大官珍。 追寻故事图形在,喜遇承平笑语频。 叙述须归大手笔,唱酬俱是两都宾。 贵如方岳虞咨牧,清比西山晋列真。 盛集古今应未有,谩夸灵鹫会中人。 |
| 舞雩新雨浃公田,水满东溪上下天。 行径乍于初见笋,浮舟正好未生莲。 弦收裂帛胡琴阙,袖结清风楚舞妍。 相国火城光满路,夜归不假玉蟾圆。 |
| 君臣一德千龄际,柱石三朝四纪中。 天下重轻常系望,膝前谋议不言功。 位高少有名兼美,体健方知福更隆。 谩道汾阳贵且寿,若论勋考亦惭公。 |
| 圣代登庸年独少,清时得谢齿尤高。 官如中令躬无疾,文似司空思不劳。 玉座案经涓对日,金壶加礼赐春醪。 祝公倍享灵椿算,长副吾君序燕毛。 |
| 官崇真是帝王师,八十归休亦未迟。 不似孔光辞位日,早於姜望出封时。 仪形昔已图麟阁,稿草今应集凤池。 故府诸僚终有愧,甘陵犹欠纪功碑。 |
| 久持邦柄擅斯文,却扫丘园脱世纷。 已用三篇作霖雨,回看万事似浮云。 何须棨戟荣归路,自有旂常载旧勋。 欲别延英犹造膝,老臣虽去不忘君。 |
| 几夕华星动紫躔,少微光入太微垣。 帝临便座延公衮,人喜安车到国门。 恳叙官仪还汉节,亲承需宴酌尧樽。 朝家贵老超三代,惇史行看记善言。 |
| 耆英会上十三人,当时世道如初春。 洛阳牡丹非昔比,妖怪百出年年新。 我见此图泪如雨,诸老翩然过何许。 何时梦见洛阳春,郑公插花潞公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