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周游灵境散幽情,千里江山暂得行。 所恨风光看未足,却驱金翠入龟城。 |
| 一宵何期此灵境,五粒松香金地冷。 西僧示我高隐心,月在中峰葛洪井。 |
| 朝日照积雪,庐山如白云。 始知灵境杳,不与众山群。 树色空中断,泉声天半闻。 千崖冰玉里,何处着匡君。 |
| 高唐几百里,树色接阳台。 晚见江山霁,宵闻风雨来。 云从三峡起,天向数峰开。 灵境信难见,轻舟那可回。 |
| 帘栊分晓色,远树子规啼。 浓露侵衣冷,晴烟压水低。 神游灵境健,身人画图迷。 衙吏无烦报,汀洲鹭正棲。 |
| 苍峰十二碧岩隈,岂是飞从海上来? 灵境莫将巫峡比,但令云雨下阳台。 |
| 灵境康庐上,师曾此处家。 今游在京国,谁为管烟霞。 觅句行逢鹤,持经坐对花。 笑予非酒户,相劝满鸥茶。 |
| 大雄真迹枕危峦,梵宇层楼耸万般。 日月每从肩上过,山河长在掌中看。 仙峰不间三春秀,灵境何时六月寒。 更有上方人罕到,暮钟朝磬碧云端。 |
| 大茂维岳古帝孙,太朴未散真巧存。 乾坤自有灵境在,奠位岂合他山尊。 椒原旌旗白日跃,山界楼观苍烟屯。 谁能借我两黄鹄,长袖一拂元都门。 |
| 常记游灵境,道人情不低。 岩房容偃息,天路许相携。 霞散曙峰外,虹生凉瀑西。 何当尘役了,重去听猿啼。 |
| 灵境无人桃自花,东风吹散赤城霞。 山容对我横天末,柳色将春到水涯。 王粲忆秦空有恨,杜陵入蜀更舞家。 干戈满眼何年定,回雁悠悠白日斜。 |
| 灵境经年入梦魂,不知何岳更称尊。 山为函夏诸丘长,帝是轩辕有道孙。 楚泽秦川罗下界,日兄月姊贮天门。 晴空万里尘氛净,一缕卿云玉座存。 |
| 久知灵境无缘到,今被春风引得来。 上帝殿头闻雨过,仙人石面欠花开。 便烧沈水礼三拜,快引流霞釂一杯。 落日断霞催去紧,掉巾只等白鸦回。 |
| 邛州灵境产修篁,九节材应表九阳。 造化已能分尺度,保持争合与寻常。 幽林剪破清秋影,高手携来绿玉光。 深谢鲁儒怜潦倒,欲教撑拄绕禅床。 |
| 南山势回合,灵境依此住。 殿转云崖阴,僧探石泉度。 龙蛇争翕习,神鬼皆密护。 万壑奔道场,群峰向双树。 天花飞不著,水月白成路。 今日观身我,归心复何处。 |
| 炎夏寻灵境,高僧澹荡中。 命棋隈绿竹,尽日有清风。 流水离经阁,闲云入梵宫。 此时袪万虑,直似出尘笼。 |
| 阻兵卧疾负归期,扶策今为上冢儿。 一径余花初脱雨,三年枯泪尚留碑。 云风摩荡悬灵境,岩壑低昂拥故姿。 痴对松林侵竖子,栖鸦啼失夕阳枝。 |
| 天台山最高,动蹑赤城霞。 何以静双目,扫山除妄花。 何以洁其性,滤泉去泥沙。 灵境物皆直,万松无一斜。 月中见心近,云外将俗赊。 山兽护方丈,山猿捧袈裟。 遗身独得身,笑我牵名华。 |
| 苍梧奇事岂虚传,荒怪还须问子年。 远托鳌头转沧海,来依鹏背负青天。 或云灵境归贤者,又恐神功亦偶然。 闻道新春恣游览,羡君平地作飞仙。 |
| 灵境信为绝,法堂出尘氛。 自然成高致,向下看浮云。 迤逦峰岫列,参差闾井分。 林端远堞见,风末疏钟闻。 吾师久禅寂,在世超人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