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鳌海西边地,宵吟景象宽。 云开孤月上,瀑喷一山寒。 人异发常绿,草灵秋不干。 无由此栖息,魂梦在长安。 |
| 山多水不穷,一叶似渔翁。 鸟浴寒潭雨,猿吟暮岭风。 杂英垂锦绣,众籁合丝桐。 应有曹溪路,千岩万壑中。 |
| 灵溪古观坛西角,千尺鳞皴栋梁朴。 横出一枝戛楼阁,直上一枝扫寥廓。 白石苍苔拥根脚,月明风撼寒光落。 有时风雨晦暝摆,撼若黑龙之腾跃。 合生于象外峰峦,枉滞乎人间山岳。 安得巨灵受请托,拔向青桂白榆边。 |
| 云藏宝殿风尘外,粉壁松轩入看初。 话久仙童颜色老,病来玄鹤羽毛疏。 樵翁接引寻红术,道士留连说紫书。 不为壮心降未得,便堪从此玩清虚。 |
| 境清僧格冷,新斩古林开。 旧隐还如此,令人来又来。 岚飞黏似雾,茶好碧于苔。 但使心清净,从渠岁月催。 |
| 灵溪宿处接灵山,窈映高楼向月闲。 夜半鹤声残梦里,犹疑琴曲洞房间。 |
| 前年入庐岳,数宿在灵溪。 残烛松堂掩,孤峰月狖啼。 平生为客老,胜境失云栖。 纵有重游日,烟霞会恐迷。 |
| 亭北敞灵溪,林梢与槛齐。 野云来影远,沙鸟去行低。 晚渡明村火,晴山响郡鼙。 思乡值摇落,赖不有猿啼。 |
| 短褐身披满渍苔,灵溪深处观门开。 却从城里移琴去,许到山中寄药来。 临水古坛秋醮罢,宿杉幽鸟夜飞回。 丹梯愿逐真人上,日夕归心白发催。 |
| 灵溪氛雾歇,皎镜清心颜。 空色不映水,秋声多在山。 世人久疏旷,万物皆自闲。 白鹭寒更浴,孤云晴未还。 昔时让王者,此地闭玄关。 无以蹑高步,凄凉岑壑间。 |
| 独寻台岭闲游去,岂觉灵溪道里赊。 三井应潮通海浪,五峰攒寺落天花。 寒潭盥漱铜瓶洁,野店安禅锡杖斜。 到日初寻石桥路,莫教云雨湿袈裟。 |
| 水坛柽殿地含烟,领鹤行吟积翠间。 数阁凉飔终日去,满怀明月上方还。 时来自有鹓鸾识,道在从如草木闲。 唯羡灵溪贤太守,一麾清坐似深山。 |
| 夜向灵溪息此身,风泉竹露净衣尘。 月明石上堪同宿,那作山南山北人。 |
| 灵溪非人迹,仙意素所秉。 鳞岭森翠微,澄潭照秋景。 |
| 西岭草堂留不住,独携瓶锡向天台。 霜清海寺闻潮至,日宴江船乞食回。 华顶夜寒孤月落,石桥秋尽一僧来。 灵溪道者相逢处,阴洞泠泠竹室开。 |
| 悠悠旱天云,不远如飞尘。 贤达失其所,沉飘同众人。 擢秀登王畿,出为良使宾。 名高满朝野,幼贱谁不闻。 一朝遇谗邪,流窜八九春。 诏书近迁移,组绶未及身。 冬井无寒冰,玉润难为焚。 虚怀日迢遥,荣辱常保纯。 我念出游时,勿吟康乐文。 愿言灵溪期,聊欲相依因。 |
| 霞帔星冠复杖藜,积年修炼住灵溪。 松轩睡觉冷云起,石磴坐来春日西。 采药每寻岩径远,弹琴常到月轮低。 鼎中龙虎功成后,海上三山去不迷。 |
| 灵溪宴清宇,傍倚枯松根。 花药绕方丈,瀑泉飞至门。 四气闭炎热,两崖改明昏。 夜深月暂皎,亭午朝始暾。 信是天人居,幽幽寂无喧。 万壑应鸣磬,诸峰接一魂。 遂登仙子谷,因醉田生樽。 时节开玉书,窅映飞天言。 心化便无影,目精焉累烦。 忽然与霄汉,寥落空南轩。 |
| 雕舆藻卫拥千官,仙洞灵溪访九丹。 隐暧源花迷近路,参差岭竹扫危坛。 重崖对耸霞文驳,瀑水交飞雨气寒。 天洛宸襟有馀兴,裴回周矖驻归銮。 第六十六卷 |
| 应缘南国尽南宗,欲访灵溪路暗通。 归思不离双阙下,去程犹在四明东。 铜瓶净贮桃花雨,金策闲摇麦穗风。 若恋吾君先拜疏,为论台岳未封公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