拙宦从江左,投荒更海边。 山将孤屿近,水共恶谿连。 地湿梅多雨,潭蒸竹起烟。 未应悲晚发,炎瘴苦华年。 |
南方炎瘴极,所见异平生。 日月双风鞴,乾坤一火坑。 泉源多少竭,官道少人行。 却忆岷山底,萧然九夏清。 |
恻恻复恻恻,逐臣返乡国。 前事难重论,少年不再得。 泥涂绛老头斑白,炎瘴灵均面黎黑。 六年不死却归来,道着姓名人不识。 |
旱作颠风日日吹,冬来浑似麦秋时。 土人尚畏生炎瘴,北客闻时泪可知。 |
嘉陵江畔接荣川,两畔旌旗下濑船。 郡印已分炎瘴地,朝衣犹惹御炉烟。 莲塘小饮香随艇,月榭高吟水压天。 锦字莫嫌归路远,华夷一统太平年。 |
嘉陵江畔接荣川,两畔旌旗下濑船。 郡印已分炎瘴地,朝衣犹惹御炉烟。 莲塘小饮香随艇,月榭高吟水压天。 锦字莫嫌归路远,华夷一统太平年。 |
山净江空水见沙,哀猿啼处两三家。 筼筜竞长纤纤笋,踯躅闲开艳艳花。 未报恩波知死所,莫令炎瘴送生涯。 吟君诗罢看双鬓,斗觉霜毛一半加。 |
篮舆腾腾一老夫,褐裘乌帽白髭须。 早衰饶病多蔬食,筋力消磨合有无。 不准拟身年六十,上山仍未要人扶。 忆昔谪居炎瘴地,巴猿引哭虎随行。 多于贾谊长沙苦,小校潘安白发生。 不准拟身年六十,游春犹自有心情。 主 |
记曾飞矢集蛮毡,一着鞭争万骑先。 邑篆愧分炎瘴地,朝衣犹惹御炉烟。 莲塘小饮香随艇,月榭高吟水压天。 此日隔花参簿尉,乌纱同乐太平年。 |
江间虽炎瘴,瓜熟亦不早。 柏公镇夔国,滞务兹一扫。 食新先战士,共少及溪老。 倾筐蒲鸽青,满眼颜色好。 竹竿接嵌窦,引注来鸟道。 沈浮乱水玉,爱惜如芝草。 落刃嚼冰霜,开怀慰枯槁。 许以秋蒂除,仍看小童抱。 东陵迹芜绝,楚汉休征讨。 园人非故侯,种此何草草。 |
浔阳迁谪地,洛阳离乱年。 烟尘三川上,炎瘴九江边。 乡心坐如此,秋风仍飒然。 |
晏坐图画出,银屏列郡山。 几案空水接,舟楫窗窦间。 清风荡炎瘴,异趣起懦顽。 梦随白鸥去,静看飞鸟还。 夜深忽闻笛,何处明月湾。 |
燕台下榻玉为人,月桂曾输次第春。 几日酬恩坐炎瘴,九秋高驾拂星辰。 汉庭凤进鹓行喜,隋国珠还水府贫。 多少嘉谟奏风俗,斗牛孤剑在平津。 |
鞍马军城外,笙歌祖帐前。 乘潮发湓口,带雪别庐山。 暮景牵行色,春寒散醉颜。 共嗟炎瘴地,尽室得生还。 |
...雨,病骨似觉收奇功。 平生所持一忠壮,荒峤何殊玉阶上。 明年归泛两江船,会酌清波洗炎瘴。 |
晨鸡才发声,夕雀俄敛冀。 昼夜往复来,疾如出入息。 非徒改年貌,渐觉无心力。 自念因念君,俱为老所逼。 君年虽校少,憔悴谪南国。 三年不放归,炎瘴消颜色。 山无杀草霜,水有含沙蜮。 健否远不知,书多隔年得。 愿君少愁苦,我亦加餐食。 各保金石躯,以慰长相忆。 |
...来复何罪,遭此炉炭烘。 迅雷空殷殷,微雨祗蒙蒙。 燋燃到草木,禾稻忧不丰。 颇闻炎瘴地,威势增祝融。 又闻大热狱,食饮浑洋铜。 法法惟心造,报应万不同。 吾家有云溪,竹间二水通。 入门爽毛骨,清绝广寒宫。 插羽欲飞去,免为旱魃攻。 |
四时惨舒不可调,冬夏寒暑易郁陶。 春阳著物大软媚,独有秋节最劲豪。 金方坚刚屏炎瘴,兑气高爽清风飚。 烟霞破散灏气豁,山河震发地脉摇。 天开宝监露寒月,海拍积雪卷怒潮。 光辉通透夺星耀,蟠潜惊奋斗蜃蚊。 高楼精爽毛发竦,壮怀直恐冲斗杓。 欲飞轻衣上拂汉,拟乘王气戏鹭涛。 念时文法密於织,羁縻束缚不自聊。 岂无策议献人主,扼持... |
昔在五陵时,年少心亦壮。 尝矜有奇骨,必是封侯相。 东走到营州,投身似边将。 一朝去乡国,十载履亭障。 部曲皆武夫,功成不相让。 犹希虏尘动,更取林胡帐。 去年大将军,忽负乐生谤。 北别伤士卒,南迁死炎瘴。 濩落悲无成,行登蓟丘上。 长安三千里,日夕西南望。 寒沙榆塞没,秋水滦河涨。 策马从此辞,云山保闲放。 |
...济为上卿。 肌肤无瘴色,饮食康且宁。 长安一昼夜,死者如陨星。 丧车四门出,何关炎瘴萦。 况我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