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学山云顶遍寻游,烟棹夷犹出简州。 夜雨借公三日水,秋风送我一兰舟。 |
| 东游寻胜即登临,浮玉知名冠古今。 万壑波涛喧海口,千年岩岫据江心。 雨篷烟棹征帆远,晓磬昏钟佛屋深。 诗客分留风景在,凭君一为发长吟。 |
| 吴国山迎越国山,江流吴越两山间。 两山相对各无语,江自奔波山自间。 风帆烟棹知多少,东去西来何日了。 江潮淘尽古今人,只有青山长不老。 |
| 东风晓出凤凰城,烟棹悠悠春水平。 征雁北归乡有思,大江东去世无情。 渡人来往青山在,霸业兴亡白鸟惊。 惆怅鲸吞心未死,至今朝暮逐潮生。 |
| 细雨杏花斑,飞飞燕子还。 人随烟棹去,门对钓矶閒。 晓月偏惊梦,春云不离山。 定知多好句,音问盍相关。 |
| 凭高四望天沉沉,平芜远树横夕阴。 碧云吐吞献奇象,乃知造物得我心。 渔舟两两叠烟棹,白鸟出没沧波深。 悠然呼酒纳幽致,须臾寒月照古琴。 |
| 远树昏鸦闹,衰芦睡鸭双。 雪篷烟棹炯寒光。 疑是风林纤月、到船窗。 时序惊心破,江山引梦长。 思量也待不思量。 泪染罗巾犹带、旧时香。 |
| 曾教风月。 催促花边烟棹发。 不管花开。 月白风清始肯来。 既来且住。 风月闲寻秋好处。 收取凄清。 暖日阑干助梦吟。 |
| 太行千里新晴,青山也喜归来好。 一鞭秋色,半帆云影,去如飞鸟。 桂玉情怀,尘埃面目,鬓华空老。 道本无伎俩,颠鸾倒凤,时自把,平生笑。 万里江湖浩渺。 便安排雨蓑烟棹。 闲时哦句,醉时歌曲,醒时垂钓。 十载*行,孤忠却念,君恩难报。 倚篷窗时向,夕阳明处,认琼华岛。 |
| 红尘冉冉长安路。 看风度、凝然去。 唱彻阳关留不住。 甘棠庭院,芰荷香渚。 尽是相思处。 龟鱼从此谁为主。 好记江湖断肠句。 万斛离愁休更诉。 洞庭烟棹,楚楼风露。 去作为霖雨。 |
| 漠漠晴霓和雨收。 长波千万里,拍天流。 云帆烟棹去悠悠。 西风里,归兴满沧州。 谩道醉忘忧。 荡高怀远恨,更悲秋。 一眉山色为谁愁。 黄昏也,独自倚危楼。 |
| 吟诗夜半霜月白,胡床梦作乘槎客。 醉中入月捉玉免,手摵桂枝鸣策策。 风吹天河银浪高,月边星宿相周遭。 五色机头索云锦,天孙一笑颜如桃。 天河下接武陵溪,重觅仙源路却迷。 五更波上回烟棹,半空飞雨落凄凄。 羽衣稚子双瞳方,伴我清江老严光。 落日还收钓筒去,芦风起处暮天长。 |
| 兰香佩兰人,弄兰兰江春。 尔为兰林秀,芳藻惊常伦。 灿灿凤池裔,一毛今再新。 竹花不给口,憔悴清湘滨。 一朝南溟飞,彩翮不可亲。 苍梧云水晚,离思空凝颦。 我亦纵烟棹,西浮彭蠡津。 丈夫未虎变,落魄甘风尘。 大禹惜寸阴,况我无才身。 流光销道路,以此生嗟辛。 万里阔分袂,相思杳难申。 桂水秋更碧,寄书西上鳞。 |
| 落日在烟树,云水两空濛。 淡霞消尽,何事依约有微红。 湖上晚来风细,吹尽一天残雨,苍翠湿千峰。 谁遣长空月,冷浸玉壶中。 问明月,应解笑,白头翁。 不堪老去,依旧临水照衰容。 良夜几横烟棹,独倚危樯西望,目断远山重。 但恨故人远,此乐与谁同。 |
| 昼永重帘卷。 乍池塘、一番过雨,芰荷初展。 竹引新梢半含粉,绿阴扶疏满院。 过花絮、蝶稀蜂懒。 窗户沉沉人不到,伴清幽、时有流莺啭。 凝思久,意何限。 玉钗坠枕风鬟颤。 湛虚堂、壶冰莹彻,簟波零乱。 自是仙姿清无暑,月影空垂素扇。 破午睡、香销馀篆。 一枕湖山千里梦,正白蘋烟棹归来晚。 云弄碧,楚天远。 |
| 华下支离已隔河,又来此地避干戈。 山田渐广猿时到,村舍新添燕亦多。 丹桂石楠宜并长,秦云楚雨暗相和。 儿童栗熟迷归路,归得仍随牧竖歌。 西北乡关近帝京,烟尘一片正伤情。 愁看地色连空色,静听歌声似哭声。 红蓼满村人不在,青山绕槛路难平。 从他烟棹更南去,休向津头问去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