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水照秋碧,衡岳际天高。 绣衣玉节,清晓欢颂拥旌旄。 本是紫庭梁栋,暂借云台耳目,驿传小游遨。 五管与三楚,醲爱胜春醪。 扫材枪,苏耄倪,载弓櫜。 远民流恋,须信寰海待甄陶。 坐享龟龄鹤算,稳佩金鱼玉带,常近赭黄袍。 岁岁秋月底,沈醉紫檀槽。 |
残蟾明远照。 正一番霜讯,四山秋老。 孤村带清晓。 有鸣鞭归骑,乱林啼鸟。 青帘缥缈。 懒行时,持杯自笑。 甚年来、破帽凋裘,惯得淡烟荒草。 多少。 客愁羁思,雨泊风餐,水边云杪。 西窗正好。 疏竹外,粉墙小。 念归期相近,梦魂无奈,不为罗轻寒悄。 怕无人、料理黄花,等闲过了。 |
玉妃孤艳照冰霜。 初试道家妆。 素衣嫌怕姮娥妒,染成宫样鹅黄。 宫额娇涂飞燕,缕金愁立秋娘。 湘罗百濯蹙香囊。 蜜露缀琼芳。 蔷薇水蘸檀心紫,郁金薰染浓香。 萼绿轻移云袜,华清低舞霓裳。 |
金节照南国,画戟壮陪都。 严谯鼓角霜晓,雄胜压全吴。 葱茜采香古径,缥缈折梅新奏,春事早关渠。 谁识使君意,行乐与民俱。 披绣幌,薰宝篆,引琼酥。 黄堂当暇,宾幕谈笑足欢娱。 看取十行丹诏,遥指五云深处,归路接亨衢。 玉佩映鸳缀,不老奉轩虞。 |
一笔传来,是何形状。 彷佛宸封老树王,亭亭撑出凌霄上。 无些子枝叶,有十分气量,端的丛林之榜样。 |
天书亲自日边平,一道神光遍九垓。 为瑞为祥恩力大,直教枯木解花开。 |
岩房阗寂冷如冰,妙得冥符处处灵。 转侧依忘功就位,回头失却楚王城。 |
明月照多景,一话九经年。 故人何在,依约蜀道倚青天。 豪气如今谁在。 剩对岷峨山水。 落纸起云烟。 应有阳台女,来寿隐中仙。 相如赋,王褒颂,子云玄。 兰台麟阁,早晚飞诏下甘泉。 梦绕神州归路。 却趁鸡鸣起舞。 余事勒燕然。 白首待君老,同泛五湖船。 |
来从金地过银地,智者修禅古道场。 叠嶂倚空围日月,穹耸松壑饱风霜。 碑文多是唐人刻,经卷犹阴炀帝藏。 偶值故交初入院,一镫留宿水声房。 |
寻壑经丘到此堂,官闲聊作送春忙。 短篱水面残红满,团扇风前众绿香。 尽卷帘旌延竹色,深斟杯酒纳山光。 洞门无锁城门近,转午鸡啼日正长。 |
老人星照螺川,丽谯瑞霭笼晴昼。 使君初度,满城和气,欢声盈口。 篱菊浮金,茱萸泛紫,重阳时候。 算年年长是,节前八日,先满空格据律补、为公寿。 一代文章山斗。 拥朱幡、暂劳分守。 崇墉万堞,浮梁千丈,此恩难朽。 褥袴方谣,丝纶已下,即登班首。 看明年今日,开筵凤池,赐黄封酒。 |
雨开石照正新磨,鸟度猿攀野客过。 忽见尘容应笑我,年来底事白须多。 |
真乘无门兮佛佛道同,面壁有句兮祖祖心空。 静居方外,智入环中。 借功明寂默,借伴入樊笼。 十方周匝,三世混融。 刹刹尘尘齐说法,见闻互换自相通。 |
鸟囚不忘飞,马系常念驰。 静中不自胜,不若听所之。 君看厌事人,无事乃更悲。 贫贱苦形劳,富贵嗟神疲。 作堂名静照,此语子谓谁。 江湖隐沦士,岂无适时资。 老死不自惜,扁舟自娱嬉。 従之恐莫见,况肯従我为。 |
世路多巘险,无思不研穷。 平生见诸老,今日自成翁。 认字眼犹绽,过谭耳尚聋。 |
行尽清溪到碧峰,阴崖翠壁书杉松。 故留石照邀行客,上彻青山最后重。 雨开石照正新磨,鸟度猿攀野客过。 忽见尘容应笑我,年来底事白须多。 |
中有桃源天地宽,杳然溪照武陵寒。 莫言洞府无由入,试向桃看背后看。 |
洒落胸中丘壑,峥嵘海外风霜。 幻出小山枯木,教成千载甘棠。 |
夕阳雁影江天,明月芦花醉眠。 乞我烟波一叶,伴君西塞山边。 |
故人深住白云隈,欲到何因只寄梅。 岁晚观山吾独立,泥中骑马子能来。 转头不觉三年别,病眼相看一笑开。 说似少陵真句法,未应言下更空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