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东风固无迹,何处见春归。 土逐草心坼,雨兼花片飞。 虽怜柔甲长,只恐艳条稀。 君但惜晴景,休言止酒非。 |
| 驿使话汉东,故人迁谪处。 所居虽非居,有树即嘉树。 日膳或鸡肫,时蔬多荀芋。 夜堂蛇结蟠,昼户鹊噪聚。 著书今未成,爱静已得趣。 予欲访其人,炎蒸未能去。 |
| 原寺偏邻近,开门物景澄。 磬通多叶罅,月离片云棱。 寄宿山中鸟,相寻海畔僧。 唯愁秋色至,乍可在炎蒸。 |
| 浪迹悠然到海乡,人烟物景共苍苍。 孤猿更发秋风裹,赖有从前石作肠。 |
| 秋气清如水,推篷夜不眠。 芦花新有雁,莎叶尚鸣蝉。 心向征途老,诗凭物景全。 渔童看月上,吹笛柁楼前。 |
| 八月西风蝉噪时,萧萧疏叶已辞枝。 烟村物景都无赖,况是登临有所思。 |
| 庙前物景非人世,独独来看路迳遥。 船板鹭行乾有迹,菊花鹿践曲生苗。 合流水急声难尽,过片云轻色易销。 黄叶未成伤远思,西风先向客衣飘。 |
| 寂寂闲居客至稀,静中滋味意何归。 因探易象知深旨,自喜吟高得化机。 桑露乍寒蚕欲老,草烟才暖蝶交飞。 樊川物景终南翠,遂性空思杜紫微。 |
| 能吟能画俱精到,多得声名在世间。 少病高年惟发白,为官远地却身闲。 深林有寺唐碑在,古庙无人楚竹斑。 物景可吟兼可画,乞君篇幅未应悭。 |
| 不须拄笏觅西山,太白峰头雪未乾。 物景四时俱是爽,江流三面此为宽。 惯来幽鸟遗巢在,欲纵香苞和雨寒。 我有一言君记取,勿栽高树近栏干。 |
| 沧江石头下,沄沄泻天东。 寒潮日夕至,不与废兴同。 陛下始封地,气象常郁葱。 六代有旧迹,物景付与公。 切莫负山水,可追王谢风。 |
| 善琴不得听,嘉玉不得名。 知音既已死,良匠亦未生。 退居一河湄,山中物景清。 鱼沉池水碧,鹤去松枝轻。 长材靡入用,大厦失巨楹。 颜子不得禄,谁谓天道平。 |
| 桃花枝重肉红垂,萱草抽苗抹绿肥。 正语暖莺风细细,著双寒燕雨稀稀。 亭台物景兼飘絮,宅院时情渐夹衣。 指背挟肩行乐事,不甘离索向芳菲。 |
| 春深水榭絮纷纷,支策临高日欲曛。 故国已迷巴徼路,断肠空似岭头云。 燕飞芳草随天远,莺啭花隔竹闻。 物景感人情不尽,因成吟咏寄於君。 |
| 攒青历历正面山,刺史日坐云屏间。 楚人竟掘水精璞,汉女买作月佩环。 时惟产宝不重谷,愿当化俗无弃菅。 往辞丞相相有言,物景清绝何由攀。 |
| 宝势岚光秀,浓春物景鲜,飞峰凌巨浸,精构起中天。 鸟畏云涛险,僧安石室禅。 贯花应作偈,望月定陈篇。 不为青霄桂,同裁白社莲。 羡君飘鹄舫,独自号神仙。 |
| 梁王吹台侧,五月多荷花。 荷开对翘鹭,吴客还思家。 家在水中城,四面如铺霞。 焉能长相守,千里独起嗟。 补官东海上,物景莫言赊。 |
| 江南重会面,聊话十年心。 共立黄花畔,空惊素发侵。 斜阳浮远水,归鸟下疏林。 牵动诗魔处,凉风村落砧。 长江落照天,物景似当年。 忆昔携村酒,相将上钓船。 狂歌红蓼岸,惊起白鸥眠。 今日趋名急,临风一黯然。 |
| 逾年谬掌凤凰诏,择日拜章芸若庭。 拥节笑归江汉国,飞帆醉拂斗牛星。 留连物景诗千首,准拟交亲酒百瓶。 共采芳兰晨事毕,不妨儿侄夜横经。 |
| ...醅出家法,异果得他境。 甘腴馔新兔,丑怪荐修{外疒内卑下两虫}。 幽闲重时节,老大珍物景。 献酬兴未薄,比讽思犹骋。 况同亲戚欢,讵匪田野幸。 俱醉任栖鸦,烛炬尚可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