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犍为城下牂牁路,空冢滩西贾客舟。 此夜可怜江上月,夷歌铜鼓不胜愁。 |
| 久客厌岐路,出门吟且悲。 平生未到处,落日独行时。 芳草不长绿,故人无重期。 那堪更南渡,乡国已天涯。 |
| 山色轩槛内,滩声枕席间。 草生公府静,花落讼庭闲。 云雨连三峡,风尘接百蛮。 到来能几日,不觉鬓毛斑。 |
| 悻直每疾恶,淹留无徒官。 性虽与物忤,吾独惜才难。 垂老须闻道,为邦贵在宽。 君宜念此语,衰鬓各霜残。 |
| 河边堵立看归篷,三老开头暮欲东。 涨水稠滩连峡内,浅山浮石似湘中。 无人驿路榛榛草,有客江楼浩浩风。 种落尘消少公事,胜裁新语寄诗筒。 |
| 侧径转青壁,危梁透沧波。 汗流出鸟道,胆碎窥龙涡。 骤雨暗谿口,归云网松萝。 屡闻羌儿笛,厌听巴童歌。 江路险复永,梦魂愁更多。 圣朝幸典郡,不敢嫌岷峨。 |
| 树林幽翠满山谷,楼观突兀起江滨。 云是昔人藏书处,磊落万卷今生尘。 江边日出红雾散,绮窗画阁青氛氲。 山猿悲啸谷泉响,野鸟?戛岩花春。 借问主人今何在,被甲远戍长苦辛。 先登搏战事斩级,区区何者为三坟。 书生古亦有战阵,葛巾羽扇挥三军。 古人不见悲世俗,回首苍山空白云。 |
| 几日监临向蜀春,错抛歌酒强忧人。 江楼一望西归去,不负嘉州只负身。 |
| 前日解侯印,泛舟归山东。 平旦发犍为,逍遥信回风。 七月江水大,沧波涨秋空。 复有峨眉僧,诵经在舟中。 夜泊防虎豹,朝行逼鱼龙。 一道鸣迅湍,两边走连峰。 猿拂岸花落,鸟啼檐树重。 烟霭吴楚连,溯沿湖海通。 忆昨在西掖,复曾入南宫。 日出朝圣人,端笏陪群公。 不意今弃置,何由豁心胸。 吾当海上去,且学乘桴翁。 |
| 一寝闲身万事空,任天教作假文翁。 旗穿岛树孤舟上,家在山亭每日中。 叠果盘餐丹橘地,若花床席早梅风。 佳期说尽君应笑,刘表尊前且不同。 |
| 客游三十年,不出僰与巴。 江恶崖石粗,十步九褒斜。 自过赖里西,山水日夕佳。 冥冥见远树,涉涉铺平沙。 两岸何所有,郁郁皆桑麻。 良畴散牛羊,支流入鱼蛇。 清绝益可爱,岂复忆汉嘉。 恍如涉荆吴,是耶复非子。 儿女长硖中,老妻发已华。 兹来始及此,举首亦惊嗟。 |
| 犍为城下{牛羊}牱路,空冢滩西贾客舟。 此夜可怜江上月,夷歌铜鼓不胜愁。 |
| 幽拙未谋身,无端患不均。 盗憎犹念物,花尽不知春。 井邑常多弊,江山岂有神。 犍为何处在,一拟吊埋轮。 |
| 劳我是犍为,南征又北移。 唯闻杜鹃夜,不见海棠时。 在闇曾无负,含灵合有知。 州人若爱树,莫损召南诗。 |
| 王孝子,魏三公。 雀入幕,鲤入冰。 孝子可移臣子忠,而况三老北面天子尊辟雍。 何司徒,荀仆射,九锡王前相率拜。 孝子龙钟亦长揖,爵级同升在三太。 三太何足尊,不若犍为李孝孙。 |
| 书戟清香彼一时,归舟素幔不胜悲。 坟成共负犍为土,堂在空留蜀郡祠。 乱起赤眉徐自定,尤侵白发已先衰。 平原岁晚多宾客,泉下难酬国士知。 |
| 十年尝作犍为令,四脉尝闻愍俗诗。 共叹才高堪御史,果能忠谏致戎麾。 会稽特欲荣公子,冯翊犹将试望之。 船系河堤无几日,南公应已悭来迟。 |
| 十年曾作犍为令,四脉尝闻愍俗诗。 共叹才高堪御史,果能忠谏致戎麾。 会稽特欲荣翁子,冯翊犹将试望之。 船系河堤无几日,南公应已怪来迟。 |
| 我闻水西奢香氏,奉诏曾谒高皇宫。 承恩一诺九驿通,凿山刊木穿蒙茸。 至今承平二百载,牂牁僰道犹同风。 西溪东流石齿齿,呜咽犹哀奢香死。 中州男儿忍巾帼,何物老妪亦青史。 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,犍为万卒迷无津。 帐中坐叱山川走,谁道奢香一妇人。 |
| 去年春似今年春,依旧野花愁杀人。 犍为县里古城上,开是好花飞是尘。 戏蝶狂蜂相往返,一枝花上声千万。 时节先从暖处开,北枝未发南枝晚。 江城太守须髯苍,忽然置酒开华堂。 歌儿舞女亦随后,暂醉始知天地长。 顷年曾作东周掾,同舍寻春屡开宴。 斗门亭上柳如丝,洛水桥边月如练。 洛阳风俗不禁街,骑马夜归香满怀。 坐客争吟云碧句,美人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