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绣房香幄紫驼车,队马连云拥醉娥。 天上柳花随处滚,人间春色已无多。 风流漫听黄金缕,慷慨谁知白石歌。 江北江南叹愁绝,落红如雨打渔蓑。 |
| 青山隐隐带滦河,金碧光中望馺娑。 五谷不生羊马盛,二仪殊候雪霜多。 打围阵合穹庐转,警跸声传御驾过。 漠漠黄沙天万里,壮心未解说风波。 |
| 野人住处无车马,门外蓬蒿抵树高。 石脚云生三伏雨,屋头松撼五更涛。 田园入画真堪笑,薪水供厨只自劳。 匣底豪曹苔欲满,夜来忽作老龙号。 |
| 白草黄沙野色分,古今愁恨满乾坤。 飞鸿点点来边塞,寒雪纷纷落蓟门。 风景凄凉只如此,人情浇薄复何论。 知机可有桑乾水,未入沧溟早自浑。 |
| 山郭方迎五日春,飞飞风雪欲愁人。 老年作客殊无策,适兴吟诗似有神。 溪上梅花谁可共? 天涯鸥鸟漫相亲。 酒阑细看柴桑论,始觉桃源不避秦。 |
| 凿井思所汲,耕田期有秋。 人生岂无志? 每为饮食谋。 纷纷路傍儿,傥荡思公侯。 风云一转折,事业不可筹。 何如涧底泉? 清清长自流。 |
| 青山绿水从人爱,野鹤孤云与我同。 所适不须论丑好,相逢漫尔说英雄。 乐游花木萧萧雨,梓泽亭台淡淡风。 兴废故无今昔异,几回搔首月明中。 |
| 健步攀缘上碧峰,方知绝顶路岐通。 一生如在九霄上,万景都归两目中。 老鹤独翻珠草露,孤猿啸落桂花风。 青箱家世君休问,江左于今事不同。 |
| 青衫闸转云间路,河水分流过武塘。 客路惯经风雨恶,诗情不减少年狂。 鱼盐市井三吴俗,番岛舟航十丈樯。 杨柳之堤鹅鸭聚,家家茅屋似淮乡。 |
| 人世红尘高没马,老禅方丈足清幽。 入门便觉气侯别,历耳似知天地秋。 不羡书生能作赋,却怜游子太多愁。 夜来树影飘零尽,明月无端生屋头。 |
| 旅游忽过清明节,百感中来与愿违。 杨柳亭台春寂寂,杏花村落雨霏霏。 青山对面人何在? 白发倚门身未归。 薄暮登高重惆怅,岂因萧飒故山薇? |
| 拍河健橹比长驱,百尺飞帆下直沽。 浩浩碧天秋气肃,堂堂明月夜窗虚。 旌旗两岸芦花影,鼙鼓三声海浪趋。 转首狂歌望西北,淡烟荒草是幽都。 |
| 会稽林壑东南胜,结构新亭亦壮哉。 树密不知云出没,山深常听水喧豗。 清幽可许渔樵隐,游赏岂无王谢来? 我欲题诗追李杜,风流不是出群才。 |
| 山中昨夜雪三尺,窗前梅花参差开。 卧看枝上月初满,梦到江南春已回。 可笑阿娇伫金屋,却怜姑射下瑶台。 故人知我有清兴,携取双鱼斗酒来。 |
| 韩家亭子能潇洒,流水溅溅竹四围。 清净岂惟尘不到? 深幽真与世相违。 凉飚激韵青云动,白月流光翠羽飞。 安得时时携美酒? 与君谈笑看云归。 |
| 识君因读春秋传,今日坟前见断碑。 大义可令吴俗变,高风不独鲁人知。 剑光注壑生灵草,树影悬空动羽旗。 休问姑苏旧风景,白烟青雨黍离离。 |
| 二月江亭野色明,杨花飞散雪盈盈。 盐烟半入海气白,风雨忽来溪树鸣。 离思厌听孤语燕,客情无奈乱山青。 明朝又上长安道,却望咸阳旧帝京。 |
| 云气笼阴隔荔萝,吾家曾住石南坡。 秋风绕屋树声杂,夜雨落山溪水多。 每有渔樵共谈笑,且无车马得经过。 京师沙土眯人目,为尔传图情奈何。 |
| 吴姬美,远山淡淡横秋水。 玉纤软转绾青丝,金凤攒花摇翠尾。 隔云移步不动声,骑马郎君欲飞起。 欲飞起,楼上闲人闹如市。 |
| 东南重镇是扬州,分野星辰近斗牛。 人物渐分南北早,江淮不改古今流。 琼花香委神仙佩,杨柳风闲帝子舟。 十里朱帘晴不下,银罂翠管满红楼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