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吴郡为僚日,如公最妙龄。 众寻归鬼录,独出佐王庭。 道丧思人物,公存尚典刑。 伤哉今亦逝,唯我老零丁。 |
| 宗臣上已宴东池,雅俗嘉宾盛集时。 禊席临川花照耀,游车分路水逶迤。 赏心唯欲居民乐,纵饮犹虞坐客疲。 独愿我公归枘用,尽令天下洽春熙。 |
| 梅花发。 夜寒吹笛千山月。 千山月。 此时愁听,龙吟幽噎。 数枝飞尽南枝雪。 风光又作年时别。 年时别。 江头心绪,乱丝千结。 |
| 日头欲出未出时,雾失江城雨脚微。 天忽作晴山卷幔,云犹含态石披衣。 烟村南北黄鹂语,麦垅高低紫燕飞。 谁似田家知此乐,呼儿吹笛跨牛归? |
| 玉漏春迟,铁关金锁星桥夜。 暗尘随马。 明月应无价。 天半朱楼,银汉星光射。 更深也。 翠娥如画。 犹在凉蟾下。 |
| 旋转玑衡运化枢,嗣皇袭六待耆儒。 斗南誉望俱难匹,邺下才华旧不孤。 郡赋今推作者并,王庭可但诤臣趋。 竹林昔隐休回首,四辅三公此首涂。 |
| 春入西园,数重花外红楼起。 倚阑金翠。 人在非烟里。 风月佳时,蓬岛开平地。 笙歌沸。 画桥灯市。 一夜惊桃李。 |
| 花外红楼,当时青鬓颜如玉。 淡烟残烛。 醉入花间宿。 白发相逢,犹唱当时曲。 当时曲。 断弦难续。 且尽杯中醁。 |
| 太师百僚长,历代皆有之。 所用有贤否,邦以分安危。 惟彼太公望,桓桓定周基。 至於尹氏徒,宁逃小雅讥。 汉唐姑勿论,我朝有元龟。 潞公四朝老,德望镇华夷。 咄哉京桧托,言之可嘘欷。 近者扬王庭,举朝莫言非。 太潞不可作,吾其谁与归。 |
| 朱门映柳画帘垂。 门前闻马嘶。 主人新著绿袍归。 天恩下玉墀。 凭翠袖,捻花枝。 劝教人醉时。 请君听唱碧云词。 倒倾金屈卮。 |
| 宴罢莫匆匆,聊驻玉鞍金勒。 闻道建溪新焙,尽龙蟠苍璧。 黄金碾入碧花瓯,瓯翻素涛色。 今夜酒醒归去,觉风生两腋。 |
| 画鼓轰天。 暗尘随宝马,人似神仙。 天恁不教昼短,明月长圆。 天应未知道,天天。 须肯放、三夜如年。 流酥拥上香軿。 为个甚、晚妆特地鲜妍。 花下清阴乍合,曲水桥边。 高人到此也乘兴,任横街,一一须穿。 莫言无国艳,有朱门、锁婵娟。 |
| 王庭陟俊茂,三年虱其间。 愚忠竟何补,积咎成丘山。 愧彼海上沤,临机鴥其翻。 昭,嗟嗟亦胡颜。 汝今尚无觉,复倚荣辱关。 晨门独何人。 永 |
| 达人贵适己,脱屣离王庭。 袖此转物手,悦我违俗醒。 睆彼岐山鸟,扬光来青冥。 岂其览德辉,而肯啄腐腥。 翻云吐嘉音,濯露洁修翎。 纷纷世网密,何由觌尔形。 |
| 云静天高,山明水阔。 一年待个中秋月。 十分魄少一分圆,今宵已觉蟾光别。 且尽金尊,遥瞻玉阙。 更深江水沙如雪。 来宵风雨不相关,重须买酒追佳节。 |
| 世人无远韵,挟策干浮云。 识字仅有数,得志无短檠。 太丘妙家法,不肯卤耕耘。 藏书浩无际,兀坐观沧溟。 寒陋鄙李邕,假书勤朝昏。 过眼如杜甫,散为笔下神。 一家今四杰,射策到王庭。 自视犹细事,家塾方讨论。 嗟我未闻道,政作钻纸蝇。 会同阿戎去,从公问斲轮。 |
| 飞雪满貂裘,马蹄轻骤。 笔下文章焕星斗。 凌云才调,尽是夺标高手。 况闻场屋里,知名久。 金榜篆云,银鞍披绣。 归去天香满衣袖。 莫辞今夕,且尽一尊芳酒。 为君歌一曲,为君寿。 |
| 月娥昨夜江头过。 把素衫揉破。 冷逐晓云归,留与东风,吹作千千朵。 云残香瘦春犹可。 玉笛愁无那。 倚著画楼人,且莫教他,吹动些儿个。 |
| 琼海无边银浪卷。 画戟朱楼,缥缈云间见。 当日使君曾拥传。 海霞光里时开宴。 翠斝红鳞吹酒面。 莫谓今朝,人在天涯远。 彩凤衔书应不晚。 愿公难老身长健。 |
| 一叶下西风,寒生南浦。 椎鼓鸣桡送君去。 长亭把酒,却倩阿谁留住。 尊前人似玉,能留否。 醉中暂听,离歌几许。 听不能终泪如雨。 无情江水,断送扁舟何处。 归时烟浪卷,朱帘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