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朔庭喜见战尘收,石洞思从大士游。 不道受降唐节度,何如奉使汉通侯。 天垂台观三千里,雪染颠毛四十秋。 短剑萧森心尚赤,班超独倚玉门愁。 | 
| 西方太白高,壮士羞病死。 心知报恩处,对酒歌易水。 砂鸿嗥天末,横剑别妻子。 苏武执节归,班超束书起。 山河不足重,重在遇知己。 | 
| 徽学诸孙亦俊游,舌端造化挽洪流。 慨然投笔从裘马,要学班超万里侯。 | 
| 投老何堪再落南,病躯宁敢望生还。 空惭马援标铜柱,自分班超老玉关。 万里梅花愁思外,五湖烟水梦魂间。 诏恩幸喜归田里,旋筑新堂榜爱閒。 | 
| 诸葛久精妙,已能闻国都。 紫毫搜老兔,苍鼠拔长须。 露筦何明净,烟丸事染濡。 班超投此去,死作玉关夫。 | 
| 任公瘦骨气萧萧,乱后雕弓却在腰。 铜柱未曾标马援,玉门早已入班超。 孤身去国心应折,群盗经时气转骄。 闻道墨縗重奉诏,佩刀骑马答清朝。 ¤ | 
| 风雨潇潇似晚秋,鸦归门掩伴僧幽。 云深不见千岩秀,水涨初闻万壑流。 钟唤梦回空怅望,人传书至竟沈浮。 面如田字非吾相,莫羡班超封列侯。 | 
| 日落边城旌旆愁,汉家铁马正防秋。 殷勤送子西征路,努力班超万里侯。 | 
| 诏选将军护北戎,身骑白马臂彤弓。 柳营远识金貂贵,榆塞遥知玉帐雄。 秋槛鼓鼙惊朔雪,晓阶旗纛起边风。 蓬莱每望平安火,应奏班超定远功。 | 
| 携书兼带剑,未必事班超。 暂向天涯去,休辞故国遥。 蛇珠生暗陇,蜃气积寒潮。 别后知相忆,琴窗谩寂寥。 | 
| 诏书前日下丹霄,头戴儒冠脱皂貂。 笛怨柳营烟漠漠,云愁江馆雨萧萧。 鸳鸿得路争先翥,松柏凌寒独后凋。 归去朝端如有问,玉关门外老班超。 | 
| 闻话维城刺史尊,关西夫子是师门。 太清不取班超论,坚白宁同惠子言。 棐几萧然心似寄,银钩精甚势如骞。 政成归报蘧庐子,常使甘棠庇本根。 | 
| 精神如熊气如虹,梦寐思勒燕然功。 龙泉宝鞘横三尽,犀甲茸条擐两重。 鸣镝飞空挟霜远,认旗贴身飐日红。 玉辔绣鞯鞲骢马,眼有紫焰炯双瞳。 誓缚单于献天子,离觞不挥儿女泪。 笳鼓动地归来时,金印斗大肘后系。 君不见燕颔虎颈班超侯万里,又不见风声鹤唳谢玄破肥水。 | 
| 胡笳吹断朔风起,霜结层冰断辽水。 杀气横空月上迟,草色萧瑟边风悲。 万里征夫齐怅望,操兵初入沙场广。 将军樊哙勇敢儿,肉食万里班超相。 天兵乘障驱貔貅,宝剑欲断单于头。 轻生百战百胜罢,塞原积骨谁能收。 至今唯有关山月,乐府声中愁不绝。 | 
| 秦代将军欲建功,截龙搜兔助英雄。 用多谁念毛皆拔,抛却更嫌心不中。 史氏只应归道直,江淹何独偶灵通。 班超握管不成事,投掷翻从万里戎。 君子三归擅一名,秋毫虽细握非轻。 军书羽檄教谁录,帝命王言待我成。 势健岂饶淝水阵,锋铦还学历山耕。 毛干时有何人润,尽把烧焚恨始平。 | 
| 锁甲摇华铁戟寒,弢弓插羽上雕鞍。 班超自有封侯骨,世业宁论是史官。 | 
| 边事多劳役,儒衣逐鼓鼙。 日寒关树外,峰尽塞云西。 河广篷难度,天遥雁渐低。 班超封定远,之子去思齐。 | 
| 荏苒岁云暮,艰难予岂堪。 关山怀远别,弓矢废清谈。 风色霁还暖,梅梢春已酣。 信音惊远雁,心绪乱游蚕。 投笔班超近,擒戎李靖慙。 行吟望西北,赴难有虞潭。 | 
| 买陂塘、旋栽杨柳,依稀淮岸江浦。 东皋嘉雨新痕涨,沙觜鹭来鸥聚。 堪爱处最好是、一川夜月光流渚。 无人独舞。 任翠幄张天,柔茵藉地,酒尽未能去。 青绫被,莫忆金闺故步。 儒冠曾把身误。 弓刀千骑成何事,荒了邵平瓜圃。 君试觑。 满青镜、星星鬓影今如许。 功名浪语。 便似得班超,封侯万里,归计恐迟暮。 | 
| 溪声山色助清豪,小葺蘅茅望玉霄。 莲社粗能追惠远,虎头宁复愧班超。 有池清浅方储水,厥木扶疏岂待高。 甚辱品题嗟老矣,而今不梦紫宸朝。 |